夯实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基础
图为即将竣工的里火口岸联检大楼
本报记者 黄 信 本报通讯员 骆炳新 文/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这一消息极大地鼓励边境一线基础设施建设。最近,记者在防城区中越边境地区一些口岸看到,去年以来开工建设的防城区中越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扎实推进之中。从峒中口岸到里火口岸,再到江山港边地贸口岸,有的项目即将竣工,有的正在加紧施工。
按一类口岸标准建设峒中口岸
据统计资料,峒中口岸进出口贸易从1989年的贸易额500万元增至2008年的5.44亿元。峒中口岸的不断发展,除给地方创造直接税收收入外,还带动了餐饮、运输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峒中镇人均年收入从1989年的352元,增至2008年的4202元。
为进一步改善峒中口岸的进出口环境,近年来防城港市和防城区加大该港口的配套项目建设力度,并按一类口岸标准来建设。2007年,广西向国家申报了四个一类口岸,峒中是其一,现在申报材料已上报到国家口岸办。据介绍,峒中口岸规划将现在的漫水桥通道建设成为旅检通道,在口岸现联检大楼下游100米处修建二桥作为货运通道,并配备专门的查验楼;规划二桥后面500亩土地建设成高规格的货场。峒中口岸联检楼、国门广场及配套设施、口岸验货场、报关报检楼及配套设施、口岸边检监护中队营房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根据规划,峒中口岸将发展成为农副特产品进出口、边境小额贸易、加工和边民互市贸易的口岸,逐步争取升格为一类口岸使用。至2010年,该口岸出入境人数将达到35万人次,口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8万吨。目前除口岸验货场等项目正在施工外,其他的配套项目大部分已经完成。
里火口岸联检大楼即将竣工
里火口岸联检大楼项目于2009年1月1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6500万元人民币,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土建基本完成,全部竣工在即。
里火边民互市贸易点于1991年开通。近些年来,里火互市贸易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年贸易额500多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4.07亿元。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长,里火口岸的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里火口岸联检大楼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工建设的。近一年的建设,该项目推进顺利。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里火口岸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江山港移建新码头紧张推进
江山港边地贸口岸目前已经成为广西最大的进口煤炭集散地。近年来,尽管遇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该口岸货物吞吐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货物吞吐量1414万吨,2007年达1680万吨。2008年受越南煤炭生产销售计划调整的影响,货物吞吐量下降到800万吨,2009年1~9月货物吞吐量有所回升,达到660万吨。
江山港边地贸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越南仅有8海里,是我国离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海防港和最大的煤码头鸿基码头最近的港口,且由于船舶出海后都是沿海岸线航行,风浪小,航行安全。
2008年8月开工的江山港边地贸口岸新码头目前正在紧张推进。新的港口规划用地450亩,总投资1.2亿元,分海上停泊区、码头作业区、口岸联检区、物流仓储区、口岸商业区五大功能区,其中扩建码头岸线2000米,扩建3000吨级码头泊位15个。新址距白龙港港池海面距离500米,陆地距离3公里,具有水深、不淤积,港池宽阔,避风等特点。根据海关总署171号令,江山港边地贸口岸要在2011年2月前完善码头设施建设,实现全封闭运作。目前新码头建设和其他配套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上一篇:自贸区建成后广西与东盟合作的思路
下一篇:凭祥市国税局边贸税收稳步增长
版权所有: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 桂ICP备0500837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18号 技术支持:广科网络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白云路6号 电话:86-771-5772851 传真:86-771-5719812 邮编:5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