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南宁渠道”的实践与展望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其宗旨包括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促进自贸区建设、搭建经贸政策平台以及促进工商界了解与合作,至今已举办了21届,今年将迎来第22届。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随着“两会”的连续举办,南宁成为东盟国家最熟悉的中国城市之一,也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南宁渠道”。峰会搭建了推动中国—东盟双方深化政治互信、扩大合作领域、促进全方位交流的“南宁渠道”。
峰会三大品牌,构筑“南宁渠道”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成功走过“黄金十年” “钻石十年”,已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经贸盛会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合作平台,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高层对话、加强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和代言工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合作机制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积极贡献。峰会举办东盟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三场精品论坛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圆桌对话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6届,邀请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126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和部级领导出席圆桌对话会,有力促进了双向投资。商界领袖论坛已成功举办14届,取得一系列务实成果,发布众多合作共识文件。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已成功举办9届,并于2023年升级为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推动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签署《中国—东盟商事联合调解合作协议》等合作文件,发布《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共同宣言》等系列成果,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商事法律交流合作、商事法律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平台。
作为峰会的举办地,随着东盟各国的年年参与,曾经偏居一隅的南宁市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通过“南宁渠道”,广西与东盟建立起融政治外交、经贸合作、民心相通为一体,推动深度交流和共赢发展的稳定沟通、合作机制,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走深走实注入了新活力,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赋能。峰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在服务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宗旨与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城市”的定位高度契合,为峰会服务南宁渠道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峰会通过搭建平台,为南宁不断加持,使其被定位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助推其形成26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14项具有全国及自治区首创性,累计新增企业7.69万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9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8亿美元。
峰会不断升级,拓宽“南宁渠道”
近年来,峰会加强自身发展,构建立体化的政商对话体系,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逐渐由服务东盟向服务RCEP、“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升级。越来越多的东盟以外的国家政商界领导、领袖和学者积极参与峰会,充分体现了峰会代言工商的作用。峰会框架下的配套活动也逐年增加。特别是2023年,成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席秘书处,并连续两年举办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新增中国(广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座谈会,举办中国—东盟跨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投资中国——魅力广西月”活动、“知名跨国企业广西行”投资洽谈会,与外省贸促会共同举办相关经贸活动,会期也不局限在峰会期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踊跃报名。峰会充分发挥产业升级的“服务器”作用,推动商务、交通、海关、质检、金融、科技、环保、矿业、人文等领域形成协调合作机制,带动中国和东盟产能合作的升级,加强新质生产力合作。
峰会充分发挥区域间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不断畅通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通过打造共办协办合作机制、孵化双方跨国合作项目、对接双方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地方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等举措,促进了双方制度化合作。峰会不断在机制上创新升级,进一步提升东盟方共办的力度,有效保证了峰会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峰会在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孵化跨国合作项目。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上升为国家战略,举办“一带一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物流高峰论坛等活动,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树立了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典范。2003年至2023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增长40多倍,东盟连续2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通过上述措施,峰会有效服务了南宁渠道,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升了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核心枢纽的地位;二是促进了南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境合作深化;三是增强了南宁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落地建设,南宁国际友城增至26个,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双向中奔赴,打好未来牌
中国和东盟是共有超过20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两大经济体,依然是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压舱石”,双方互为发展机遇,合作潜力巨大。未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深入实施,峰会将继续通过政策对接、项目落地和制度创新等多维度服务南宁渠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峰会在服务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方面的角色日渐凸显,将成为进行政策沟通的重要平台、建立设施联通的起点、实现贸易畅通的催化剂、达成资金融通的桥梁与促进民心相通的联络站。
未来,随着中国—东盟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南宁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南宁市将打好“东盟牌”,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高起点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东盟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打造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区,推进“南宁渠道”全面提质。南宁将加快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城市,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市场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产业投资聚集地、贸易往来结算地、科技创新支撑地、生活服务保障地。
上一篇: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赋能贸易投资便利化 共筑开放繁荣新高地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 桂ICP备0500837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18号 技术支持:广科网络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白云路6号 电话:86-771-5772851 传真:86-771-5719812 邮编:5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