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文莱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面 积】 5765平方公里。
【人 口】 45万(2024年)。其中马来人占73.8%,华人占9.6%,其他种族占16.6%。
【语言和宗教】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人使用华语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
【首 都】 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位于文莱—摩拉区,面积100.36平方公里,人口约24万。从17世纪起成为文莱首都,原称“文莱城”,1970年10月4日改为现名。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4个区:文莱—摩拉区(Brunei-Muara)、马来奕区(Belait)、都东区(Tutong)、淡布隆区(Temburong)。
【国家元首】 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穆伊扎丁·瓦达乌拉(Sultan Haji Hassanal Bolkiah Mu'izzaddin Waddaulah),1967年10月5日继位。
【重要节日】 独立日:1月1日。国庆日:2月23日。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的生日:7月15日。文莱是穆斯林国家,开斋节是其最盛大的节日,每年日期根据伊斯兰历而定。
【简 况】 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并被沙捞越州的林梦分隔为东西两部分。海岸线长约162公里,有33个岛屿,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8°C。
古称浡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国力处于最强盛时期。16世纪中期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相继入侵。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英国恢复对文莱控制。1971年与英国签约,获得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自治。1984年1月1日完全独立。
【政 治】 文莱自1984年1月1日独立之日起即正式宣布“马来伊斯兰君主制”(MIB)为国家纲领。其内涵为:国家维护马来语言、文化和风俗主体地位,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法律和价值观,王室地位至高无上。该纲领将伊斯兰教确认为文莱国教,反对政教分离。
【宪 法】 1959年9月29日颁布第一部宪法。1971年和1984年曾二度修宪。宪法规定,苏丹为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全部国家权力。国家设有五个委员会,即宗教委员会(Religious Council)、枢密委员会(Privy Council)、部长委员会( Council of Ministers)、立法委员会(Legislative Council)及王位继承委员会(Council of Succession),协助苏丹理政。2004年第三次修宪,内容涉及政体、司法、宗教、民俗等多个方面,共13项内容,包括赋予苏丹无须经立法会同意而自行颁布紧急法令等法令的权力;制定选举法令,让人民参选从政;伊斯兰教为国教,但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以马来语作为官方语言,英语可作为法庭办案语言等。
【议 会】 1962年曾举行选举。1970年取消选举,议员改由苏丹任命。1984年2月,苏丹宣布终止立法会,立法以苏丹圣训方式颁布。2004年,苏丹宣布恢复立法会。2023年1月,苏丹任命本届立法会议员。议长拉赫曼连任,议员包括苏丹、王储比拉等内阁成员、各区县代表及社会贤达共34人。
【政 府】 1988年12月1日,苏丹宣布组成政府。1989年1月、2005年5月、2010年5月、2015年10月、2018年1月和2022年6月,苏丹对内阁进行改组。
现内阁成员如下:苏丹兼任首相、国防部长、财政与经济部长及外交部长,王储兼首相府高级部长比拉(Crown Prince Haji Al-Muhtadee Billah),苏丹特别顾问兼首相府部长丕显·拿督伊萨(Pehin Orang Kaya Laila Setia Bakti Di-Raja Dato Laila Utama Haji Awang Isa bin Pehin Datu Perdana Manteri Dato Laila Utama Haji Awang Ibrahim),宗教部长巴达鲁丁(Pehin Udana Khatib Dato Paduka Seri Setia Ustaz Haji Awang Badaruddin bin Pengarah Dato Paduka Haji Awang Othman),首相府部长哈尔比(Pehin Datu Lailaraja Major General (Rtd) Dato Paduka Seri Haji Awang Halbi bin Haji Mohd Yussof),卫生部长伊山姆(Dato Paduka Dr Haji Mohd Isham bin Jaafar),首相府部长兼财政与经济主管部长刘光明(Dato Seri Paduka Dr Awang Haji Mohd Amin Liew bin Abdullah),外交主管部长艾瑞万(Dato Seri Paduka Haji Erywan bin Pehin Datu Pekerma Jaya Haji Mohd Yusof),内政部长阿赫马丁(Dato Seri Paduka Haji Ahmaddin Haji Abd Rahman),初级资源与旅游部长马纳夫(Dato Seri Paduka Dr Hj Abd Manaf Hj Matusin),发展部长朱安达(Dato Paduka Hj Mohd Juanda Hj Abd Rashid),教育部长罗麦扎(Datin Seri Paduka Dr Hjh Romaizah Hj Mohd Salleh),交通与信息通讯部长沙姆哈利(Pg Hj Shamhary Pg Dato Hj Mustafa),文化、青年与体育部长纳兹米(Hj Nazmi Hj Mohammad)。另有6名副部长。
【司法体制】 司法体系以英国习惯法为基础。一般刑事案件在推事庭或中级法院审理,较严重的案件由高级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最终可上诉至英国枢密院。最高法院由上诉法院和高级法院组成,现任首席大法官张惠安(Dato Paduka Steven Chong Wan Oon),是文莱首位本土华裔大法官。另设伊斯兰法庭,处理违反伊斯兰教义的案件,现任伊斯兰法庭首席法官为哈吉·萨里姆(Dato Paduka Seri Setia Ustaz Awang Haji Salim Bin Awang Haji Besar)。文自2014年5月起开始实施伊斯兰刑法第一阶段,2019年4月3日开始实施伊斯兰刑法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现任总检察长艾哈迈德(Haji Ahmad Pehin Dato Haji Isa)。
【重要人物】 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苏丹、国家元首、首相兼国防部长、财政与经济部长、外交部长、皇家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五星级上将和皇家警察部队总督察。掌握立法权。1946年7月生于斯里巴加湾市。幼年在国内受宫廷教育,1959年就读于吉隆坡维多利亚学院(中学)。1961年被封为王储。1966年在英国皇家圣赫斯特陆军学院受训,获上尉军衔。1967年10月5日在其父退位后继任第29世苏丹,翌年8月1日加冕。
阿尔穆塔迪·比拉王储:系苏丹与苏丹后长子。1974年2月生于斯里巴加湾市。早年在国内受宫廷教育,曾在文莱理工大学、文莱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伊斯兰教、文莱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课程。后到文莱政府部门和企业广泛学习,以了解文莱国情和政府部门运作,培养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经验。1998年8月被封为王储。2004年3月被封为皇家武装部队四星上将。2004年7月与王室宗亲之女萨拉完婚。2005年5月被任命为文莱皇家警察部队副总督察,同年5月内阁改组时被任命为首相府高级部长。2018年1月、2022年6月内阁改组,比拉继续担任该职务。
【经 济】 文莱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非油气产业均不发达,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及农、林、渔业等。最近几年,文经济增长逐步恢复。2024年文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为206.6亿文币,同比增长4.2%。
为摆脱单一经济束缚,近年来文政府大力发展油气下游产业、伊斯兰金融及清真产业、物流与通讯科技产业、旅游业等,加大对农、林、渔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016年,为加快吸引外资,进一步加快经济多元化发展,文莱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设了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缩减各项行政审批、决策流程。新成立了达鲁萨兰企业(DARe),并设立外国直接投资行动与支持中心(FAST Center),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全面、快速的服务。
文莱货币为文莱元,与新加坡元实行1:1汇率挂钩,1美元约合1.33文元。
【工 业】 文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生产为主。文莱政府一方面积极勘探新油气区,另一方面对油气开采奉行节制政策。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年文莱石油产量约520万吨,日产量约10.7万桶;天然气产量约115亿立方米。截至2024年底,文莱已探明石油储量11亿桶;天然气储量2000亿立方米,均占全球总量的0.1%。
【农、林、渔业】 农业基础薄弱。2016年,苏丹提出稻米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目前,中国、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企业不同程度参与了文水稻种植项目试验。
文森林覆盖率为72.11%,其中森林约占陆地面积一半。文限制森林砍伐和原木出口,实行“砍一树、种四树”和每年10万立方米限额伐木政策,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文有162公里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国内市场需求50%依靠进口。文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与本地公司开展渔业养殖合作。
【旅游业】 旅游业是文莱近年大力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文莱政府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吸引游客赴文旅游,主要旅游景点有水村、王室陈列馆、清真寺、淡布隆国家森林公园等。2024年,赴文国际旅客约36万人次。
【交通运输】 公路:截至2022年,全国公路总长约38000公里。主要居民点都有现代化道路网联通,是世界上拥有私车比例较高国家之一。公共交通不发达。2016年6月,中国公司在文承建的特里塞—鲁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8.6公里。2018年5月,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大摩拉岛大桥通车。2019年11月,由中韩公司合作建设的淡布隆大桥竣工,2020年3月17日正式通车。该桥总长约30公里,为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将淡布隆区和文莱摩拉区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约15分钟,2020年7月正式命名为苏丹赛福鼎大桥。
水运:摩拉深水港占地24公顷,码头长861米,泊位8个,吃水深12.5米,另有一个87米长的集料码头,年吞吐量近12万个集装箱。斯里巴加湾市有93米长的商业码头,141米长的海军和政府船舶使用的泊位和40米长的旅客码头。马来奕港可停靠2条船,有744平米的货仓,1837平米的露天存货场。另有诗里亚和卢穆特两港口主要供石油与天然气出口用。
空运: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有国际机场。文莱皇家航空公司每周有多个航班直达东盟国家、澳大利亚、中东、中国(北京、香港、上海、杭州、南宁、昆明、海口、长沙、香港、台北)等国家和地区。此外,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开通了代码共享航线。2013年10月1日,新航运大厅建成。2014年底,机场能容纳的旅客数量升至300万人次。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产品和液化天然气,进口机器和运输设备、工业品、食物、药品等。据文莱官方统计,2024年文莱进出口贸易总额247.86亿文币,同比增长0.1%。文主要贸易伙伴为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市场为新加坡、日本、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为马来西亚、中国、沙特阿拉伯。原油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天然气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恒逸文莱 PMB 项目是中国浙江恒逸集团与文莱政府共同出资建设、运行的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文莱迄今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一期投资34.5亿美元,占地370公顷,年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于2019年11月建成投产并稳定运行。2021年加工原油及辅料 883万吨,实现销售总额53亿美元,产值占文莱 GDP 的7.5%,为文莱经济复苏和多元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军 事】 1961年5月31日建立文莱马来兵团,1965年5月更名为文莱皇家军团。军队指挥权曾长期由英国人控制。1984年独立后,改称文莱皇家武装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支援司令部和训练学院五部分组成。2009年支援司令部被裁撤,增设联合部队司令部。文军现主要由陆、海、空三军,联合部队司令部和训练学院组成。文实行志愿兵役制。苏丹任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五星上将,王储兼首相府高级部长比拉为四星上将。2022年3月,哈扎伊米被任命为武装部队司令。总兵力约6000人,其中陆军约4000人,海军1300人,空军700人。另有一支廓尔喀预备部队(尼泊尔雇佣军)约2000人。
【教 育】 政府实行免费教育,并资助留学费用,英文和华文私立学校资金自筹。文共有学校240余所,其中公立学校170余所,私立学校70余所。文公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十岁以上女性识字率为96.1%,男性识字率为98.2%。
【医疗卫生】 政府重视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服务,向公民提供免费医疗,包括必要时到国外免费就医,对永久居民和政府部门里的外籍雇员及其家属也仅收取象征性费用。医疗体系分为四级:卫生诊所、卫生中心、医疗中心和医院。目前共有6所医院。
【新闻出版】 主要英文报纸《婆罗州公报》(Borneo Bulletin)、马来文报纸《PERMATA》。马来西亚中文报纸《联合日报》、《诗华日报》和《星洲日报》设有文莱新闻版,在文莱发行。
【对外关系】 奉行不结盟及同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应相互尊重。1984年2月24日加入联合国,重视联合国作用。1993年12月9日加入关贸总协定,1994年4月15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1984年1月7日成为东盟第六个成员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密切。视东盟为外交基石,主张通过东盟实现地区稳定、繁荣与团结。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系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亚欧会议(ASEM)成员,重视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对区域性经济合作持积极态度,主张各国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认为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联合国和地区组织应在维护和平、保持稳定和促进发展中发挥作用。支持联合国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联合国的效率和活力,认为安理会改革应多倾听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重视同中国、美国、日本等大国关系。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间的关系,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系英联邦和不结盟运动等国际组织成员国。2013、2021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目前,文莱已同172个国家建交,共设立对外派驻机构(使馆、高专署和总领馆)42个。在沙特吉达、马来西亚沙巴、沙捞越及中国香港设有总领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日内瓦设有常驻代表团,文莱常驻日内外代表兼任常驻世贸组织(WT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代表,驻比利时大使兼任常驻欧盟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代表。
柬埔寨
柬埔寨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柬埔寨王国(the Kingdom of Cambodia)
【地理位置】 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与越南、泰国和老挝毗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首都金边。
【人 口】 约1728万。
【官方语言】 柬埔寨语(又称高棉语)
【重要节日】 (1)独立节:11月9日。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这天被定为柬埔寨国庆日,也是建军日。(2)佛历新年:4月中旬。
【政 治】 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最高元首,国会和参议院都是国家立法权力机构。首相由获得议席最多的政党提名,经国会半数以上议员投票通过,获国王御准并进行就职宣誓后正式就任。现任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参议院主席洪森,国会主席昆索达莉,首相洪玛奈。
【宪 法】 柬埔寨现行宪法1993年9月21日经制宪会议通过,由西哈努克国王于同年9月24日签署生效。宪法规定,柬埔寨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制,实行多党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王是终身制国家元首、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统一和永存的象征,有权宣布大赦,在首相建议并征得国会主席同意后有权解散国会。国王因故不能理政或不在国内期间,由参议院主席代理国家元首职务。国王无权指定王位继承人,王位由王位委员会选举产生。
【国 会】 国会是柬埔寨国家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下设10个专门委员会。
本届国会成立于2023年8月,由125名议员组成,人民党获120个席位,奉辛比克党获5个席位。昆索达莉任国会主席,钱业任第一副主席,旺肃任第二副主席。
【参议院】 柬宪法规定,法案须经国会、参议院、宪法理事会逐级审议通过,最后呈国王签署生效。参议院主席礼宾排序在国王之后、国会主席和首相之前,在国王因故不能理政或不在国内时代理国家元首。参议院任期6年。
本届参议院成立于2024年4月,由62名参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58人,2人由国王直接任命,2人由国会委任。洪森任参议院主席,吴波烈和通瓦塔纳分别任第一和第二副主席。
【政 府】 柬埔寨现政府为第七届政府,成立于2023年8月,洪玛奈任首相。共12位副首相、23位国务大臣,28个部和2个国务秘书处。
12位副首相包括:1.奈萨文 2.安蓬莫尼拉(兼财经部大臣) 3.孙占托 4.韩春那洛(兼教育青年体育部大臣) 5.赛桑奥(兼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部大臣) 6.韶索卡(兼内政部大臣) 7.迪西哈(兼国防部大臣) 8.高乐(兼司法部大臣) 9.布拉索昆(兼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大臣) 10.宋金达 11.翁赛维索(兼内阁办公厅大臣) 12.洪玛尼(兼公务员事务部大臣)
23位国务大臣包括:1.官金 2.胡瑟替 3.乌拉本 4.翁仁典 5.殷莫利 6.唐坤 7.毕索潘 8.布隆索卡 9.索瑟塔 10.奥斯曼哈桑 11.宜秦 12.乌布拉纳 13.斯雷塔马龙 14.斯瓦希塔 15.蔡希那乐 16.李突 17.陈乐提 18.清扬那拉 19.索西帕纳 20.盖列密 21.吉德 22.吴波烈 23.班伟宝
21位大臣包括:1.农林渔业部大臣邓迪那 2.农村发展部大臣柴勒赛 3.商业部大臣占尼莫(女) 4.工业和科技创新部大臣韩万迪 5.矿产能源部大臣高拉塔纳 6.计划部大臣奔德彻 7.社会福利、退伍军人和青年改造部大臣谢索美提 8.环境部大臣殷索莱 9.水资源与气象部大臣唐杰塔 10.新闻部大臣奈帕德拉 11.监察部大臣索索肯 12.邮电通讯部大臣谢万迪 13.卫生部大臣秦拉 14.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大臣宾波尼 15.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女) 16.旅游部大臣胡哈 17.宗教事务部大臣占波林 18.妇女事务部大臣甘塔帕薇(女) 19.劳动和职业培训部大臣韩索 20.民航国务秘书处大臣毛哈万纳 21.边境事务国务秘书处大臣朗季
【政 党】 柬埔寨主要政党有:
(1)柬埔寨人民党。前身为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成立于1951年6月,1991年10月改为现名。现任党主席洪森,副主席韶肯、赛冲、迪班、梅森安、洪玛奈。主张对内维护政局稳定,致力于经济发展和脱贫,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对外奉行独立、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支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加强南南合作、缩小贫富差距,加强区域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和繁荣。重视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发展同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关系。1993年大选后,人民党作为第二大党与第一大党奉辛比克党联合执政。1998年大选获胜,成为第一大党,洪森出任首相。2003年大选获胜,获得73个国会议席,洪森蝉联首相。2008年大选获胜,获得90个国会议席,洪森蝉联首相。2013年大选获胜,获得68个国会议席,洪森蝉联首相。2018年大选获胜,获得125个国会议席,洪森蝉联首相。2023年大选获胜,获得 120个国会议席,洪玛奈出任首相。
(2)奉辛比克党。前身为“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法语全称Front Uni National Pour Un Cambodge Independent, Neutre, Pacifique, et Cooperatif,法文字母缩写简称Funcinpec,即奉辛比克),西哈努克于1981年创建并任主席。1992年改为现名。现任主席佳拉武。信奉西哈努克主义,对内主张政治民主化,经济私有化,维护君主立宪制;对外奉行独立、和平、中立与不结盟外交政策,主张与世界各国和一切友好政党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领土争端。
1993年大选奉辛比克党获胜,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98年大选获得43个国会议席,成为第二大党。2003年大选获得26个国会议席,为第二大党。2008年大选获得2个国会议席。2013年和2018年大选均未获得议席。2023年大选获得 5个国会席位。
【重要人物】
(1)诺罗敦·西哈莫尼: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太皇和莫尼列太后的长子。1953年5月生于金边。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在捷克布拉格学习舞蹈、音乐和戏曲。20世纪80年代旅居法国,在巴黎莫扎特音乐学院担任古典舞蹈和艺术教授,兼任高棉舞蹈学会、芭蕾舞团负责人和艺术指导。1993年任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2004年10月登基。2005年8月、2016年6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多次来华查体休养。
(2)洪森: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国王顾问团主席。1952年8月生于磅湛省。1991年10月任人民党副主席。2015年6月当选为人民党主席。1993年9月任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二首相。1998年11月任王国政府首相,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4次连任首相,2023年8月卸任首相,转任国王顾问团主席。2024年4月当选参议院主席。多次来华访问和出席会议。夫人文拉妮任柬埔寨红十字会会长。2024年12月对华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3)昆索达莉:柬埔寨国会主席,1952年11月18日生于马德望省。1993年至1998年任国会主席顾问,1998年起任国会议员,2007年起任人民党中央常委,2013年至2015年、2018年9月至2023年8月任国会第二副主席。2023年8月任国会主席。2024年9月对华进行正式访问。
(4)洪玛奈:柬埔寨首相,1977年10月生于磅湛省。历任柬埔寨陆军副司令、王家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等职务。2023年8月就任柬埔寨王国首相。2023年9月对华进行正式访问。2023年12月当选柬埔寨人民党副主席。2024年11月来华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
【经 济】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6.6%。实行对外开放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本届政府执行以增长、就业、公平、效率和可持续为目标的“五角战略”。据柬方预测,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51.7亿美元、同比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71美元。
【外 交】 柬埔寨奉行独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99年加入东盟,2002年、2012年、2022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军 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部队后勤保障由国防部组织实施。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Republic of Indonesia)
【面 积】 1913578.68平方公里。
【人 口】 2.81亿(2024年10月),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民 族】 有数百个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占45%,还有巽他族、马都拉族、马来族等。
【语 言】 印尼语。
【宗 教】 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首 都】 雅加达(JAKARTA),常住人口1056万。
【国家元首】 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2024年10月20日就任,任期至2029年10月。
【重要节日】 伊斯兰教开斋节、宰牲节;民族觉醒日(纪念1908年印尼民族运动组织“至善社”成立)5月20日;独立日8月17日。
【政 治】 1945年8月17日独立后,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其间曾被迫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荷印联邦。1950年8月重新恢复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尼造成全面冲击,引起局势动荡。1998年5月,执政长达32年的总统苏哈托(Suharto)辞职,副总统哈比比(B. J. Habibie)接任总统。1999年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简称“人协”)选举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为总统,梅加瓦蒂(Megawati Sukarnoputri)为副总统。2001年7月23日,人协特别会议以渎职罪罢免瓦希德总统职务,梅加瓦蒂接任总统,哈姆扎·哈兹(Hamzah Haz)任副总统。2004年7月,印尼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原政治安全统筹部长苏希洛(Susilo Bambang Yudhoyono)和人民福利统筹部长尤素夫·卡拉(Muhammad Jusuf Kalla)通过两轮直选胜出。2009年7月,印尼举行第二次总统直选,苏希洛和原央行行长布迪约诺(Boediono)竞选搭档首轮胜出。2014年7月,印尼举行第三次总统直选,雅加达省长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和前副总统尤素夫·卡拉搭档胜选。2019年4月,印尼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和立法机构同步选举。佐科和印尼伊斯兰教法学者理事会总主席马鲁夫(Ma'ruf Amin)搭档,以55.5%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于2019年10月就职。2024年2月,印尼举行第五次总统直选,时任国防部长、大印尼行动党总主席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和梭罗市市长吉布兰(Gibran Rakabuming Raka)组合胜选,于2024年10月20日分别就任总统、副总统。
【宪 法】 现行宪法为《“四五”宪法》。该宪法于1945年8月18日颁布实施,1999年10月至2002年8月间先后进行过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印尼为单一的共和制国家,“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公正”是建国五项基本原则(简称“潘查希拉”)。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2004年起,总统和副总统不再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改由全民直选;每任五年,只能连任一次。总统任命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
【人 协】 全称人民协商会议。国家立法机构,由人民代表会议(国会)和地方代表理事会共同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和颁布宪法,并对总统进行监督。如总统违宪,有权弹劾罢免总统。每5年换届选举。本届人协于2024年10月成立,共有议员732名,包括580名国会议员和152名地方代表理事会成员。设主席1名,副主席8名。现任主席为阿赫玛德·穆扎尼(Ahmad Muzani)。
【国 会】 全称人民代表会议。国家立法机构,行使除修宪之外的一般立法权。国会无权解除总统职务,总统也不能宣布时任解散国会;但如总统违反宪法,国会有权建议人协追究总统责任。本届国会于2024年10月成立,共有议员580名,兼任人协议员,任期五年。现任议长为布安·马哈拉尼(Puan Maharani)。
【地方代表理事会】 系2004年10月新成立的立法机构,负责有关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省市划分以及国家资源管理等方面立法工作。现成员共152名,兼任人协议员。现任主席为苏丹·巴克蒂亚尔·纳加穆丁(Sultan Bachtiar Najamudin)。
【政 府】 本届内阁于2024年10月组建,任期至2029年10月。
【行政区划】 共有一级行政区(省级)38个,二级行政区(县/市级)共514个。
【司法机构】 实行三权分立,最高法院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最高法院院长由最高法院法官选举,现任院长穆罕默德·沙里福丁(Muhammad Syarifuddin)。
【政 党】 1975年颁布的政党法只允许三个政党存在,即专业集团党、印尼民主党、建设团结党。1998年5月解除党禁。2024年大选中,共有18个政党参选,8个政党获得国会议席,民主斗争党蝉联国会第一大党。主要大党包括:
(1)民主斗争党(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Perjuangan):由原印尼民主党分裂出来的人士组成,1998年10月正式成立。系民族主义政党,印尼世俗政治力量代表。以“潘查希拉”为政治纲领,弘扬民族精神,反对宗教和种族歧视。现任总主席为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Megawati Soekarnoputri)。
(2)专业集团党(Partai Golongan Karya):1959年组成松散的专业集团联合秘书处,1964年10月由61个群众组织联合成立专业集团,1970年12月扩大为包括291个群众组织的专业组织,1967年至1999年6月为事实上的执政党,但一直自称为社会政治组织。1999年3月7日正式宣布为政党。以“潘查希拉”为政治纲领,主张在民主和民权基础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权,改善民生。总主席为巴赫里尔·拉哈达里亚(Bahlil Lahadalia)。
(3)大印尼行动党(Gerindra):成立于2008年2月6日,以“潘查希拉”为政治纲领,倡导民族主义、人道主义。总主席普拉博沃·苏比延多,曾于2009年、2014年、2019年三次参加总统或副总统选举,均失败。2024年在总统选举中胜出,将于2024年10月20日就任。
(4)国民民主党(Partai Nasional Demokrat):成立于2011年7月,前身是群众组织“国民民主”。以建设独立、统一、公正、繁荣的国家为宗旨,倡导发挥民众集体力量实现印尼复兴。总主席苏里亚·巴洛(Surya Paloh)。
(5)民族觉醒党(Partai Kebangkitan Bangsa):成立于1998年7月,主张建立民主、开放、廉洁的国家政治体制,反对宗教政治化和宗教歧视,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统一的行为,反对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总主席穆海敏·伊斯甘达尔(Muhaimin Iskandar)。
【重要人物】
普拉博沃·苏比延多:印尼总统、大印尼行动党总主席。1951年10月出生于雅加达,信奉伊斯兰教,1970年,入学印尼马格朗军事学院,毕业后服役于印尼国民军。2009、2014、2019年三次参加大选均失利,2019年担任印尼国防部部长至今。2024年3月20日,当选印尼新一任总统,于10月20日宣誓就职,任期五年。
吉布兰·拉卡布明·拉卡:副总统,前任总统佐科长子、梭罗市市长。1987年10月出生于梭罗市,信奉伊斯兰教。本科就读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2019年加入民主斗争党,2020年当选梭罗市市长并于2021年2月就职。2024年3月20日,作为普拉博沃总统搭档赢得选举,于10月20日宣誓就职,任期五年。
【经 济】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1950至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2003年底按计划结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监管。总统苏希洛2004年执政后,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金融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尼政府应对得当,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等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总统佐科执政后,提出建设“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基础设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24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22138.96万亿印尼盾(约合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0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60.3美元;
【对外贸易】 外贸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关税。2024年对外贸易额4983.6亿美元,同比下降3.67%,2024年通胀率1.57%。
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木材、藤制品、手工艺品、鞋、铜、煤、纸浆和纸制品、电器、棕榈油、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发电设备、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棉花等。
【外国资本】 外国资本对印尼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印尼政府重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1997年金融危机前每年吸引外资约300亿美元,金融危机后大幅下降。2024年吸引外资600亿美元。主要投资来源地为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内陆)、美国、日本。
【人民生活】 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府加大救助力度,研究建立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采取扩大就业和加强能力建设等中长期措施,努力解决结构性贫困问题。截至2024年9月,印尼贫困人口约2405万人,贫困率为8.57%,基尼系数为0.38。据2024年8月公布数据,失业人口746.6万,失业率4.91%。
【军 事】 《国防法》规定,总统对全国武装力量拥有最高领导权,在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及国防部长协助下就国防与安全事务作出重大决策,通过国民军司令和警察总长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国民军司令部负责全军的管理、教育、训练及战时指挥。国防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防政策,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2年。
印尼国民军(TNI)1945年10月5日成立,由荷兰殖民时期的“荷印殖民军”和日本占领时期的“国民后备军”改编而成。设陆、海、空三个军种,现役总兵力48.3万人。其中陆军37万人、海军7.45万人、空军3.78万人。现任国民军司令阿古斯上将(Agus Subiyanto)。
陆、海、空三军分别设军种参谋长,负责部队日常管理和训练。军队曾长期拥有国防安全和社会治安双重职能,现主要担负国防安全任务。
准军事部队包括警察和民兵。警察部队曾于1964年纳入武装部队总部领导,与国民军合称“印尼武装部队”(ABRI),2000年7月正式独立并直接由总统领导,负责维护国内安全,目前警力近38万人。现任警察总长里斯特约·希吉特·普拉博沃(Listyo Sigit Prabowo)。
【教 育】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著名大学有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日惹的卡查马达大学、泗水的艾尔朗卡大学、万隆的万隆工学院、班查查兰大学、茂物的茂物农学院等。
【新闻出版】 共有各类报刊3000多种。主要印尼文报纸有《罗盘报》、《专业之声报》、《印尼媒体报》、《共和国日报等》、《革新之声报》和《印尼商报》,英文报纸有《雅加达邮报》、《雅加达环球报》、《印尼观察家报》等,中文报纸有《印度尼西亚日报》、《商报》、《千岛日报》、《环球日报》、《迅报》等。通讯社目前只有安塔拉通讯社,系官方通讯社。国有广播电视主要有公立的印尼国家电台和印尼国家电视台。印尼国家电台于1945年9月11日成立,设有53个分台和对外广播的“印尼之声”台(用10种语言广播),现有员工8500人。印尼国家电视台于1962年8月17日正式运营,共有13个分台,395个转播器,覆盖印尼全境。原为政府经营,2000年后成为公共电视台。现有员工约7200人。
私营电视台有鹰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美都电视台等11家全国性电视台以及众多的地方电视台。
【对外关系】 奉行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以东盟为外交基石,积极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主张大国平衡,重视同美、中、日、俄、澳、印以及欧盟的关系。重视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2005年4月举行亚非领导人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巴厘民主论坛”,迄今已举办15届。2011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11月在巴厘岛举行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2013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5年4月在雅加达举行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2018年8月举办第18届亚运会,2019-2020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22年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11月在巴厘岛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2023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9月在雅加达举办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2025年1月,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老 挝
老挝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
【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面 积】 23.68万平方公里。
【官方语言】 老挝语。
【人 口】 约750万。分为50个民族,分属老—泰语族系、孟—高棉语族系、苗—瑶语族系、汉—藏语族系,统称为老挝民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华侨华人约7万多人。
【首 都】 万象(Vientiane),人口约100万。最高平均气温31.7℃,最低平均气温22.6℃。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2021年3月当选。
【重要节日】 老挝人民军成立日:1月20日(1949年)。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日:3月22日(1955年)。老挝新年(宋干节,也叫泼水节):佛历5月,一般从每年公历4月13日开始,前后共3天。独立日:10月12日(1945年)。塔銮节:佛历12月,公历11月。国庆日:12月2日(1975年)。
【简 况】 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边界线长度分别为508公里、535公里、2067公里、236公里、1835公里。湄公河在老挝境内干流长度为777.4公里,流经首都万象,作为老挝与缅甸界河段长234公里,老挝与泰国界河段长976.3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老挝全境雨量充沛,近40年来年降水量最少年份为125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达3750毫米,一般年份降水量约为2000毫米。
1353年,法昂王建立澜沧王国(1353-1707年),定都琅勃拉邦,老挝出现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560年,澜沧王国国王塞塔提腊迁都至万象。1707至1713年,澜沧王国先后分裂为北部琅勃拉邦、中部万象和南部占巴塞三个王国。1778年至1893年三国沦为暹罗(今泰国)属国。
1893年,法国与暹罗签订《法暹条约》(又称《曼谷条约》),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15日,琅勃拉邦王国副王兼首相佩差拉在万象宣布老挝(旧称“寮国”)独立。10月12日,万象群众举行独立庆典,宣布成立伊沙拉(老挝语意为“自由”)政府。1946年,法国势力卷土重来,独立运动失败。1947年4月,在法国扶持下,琅勃拉邦国王西萨旺冯宣布成立老挝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对外承认老挝是法兰西联邦内的独立国家,但仍掌握老挝国防、外交大权。为争取国家独立,老挝人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1950年,苏发努冯组建新老挝伊沙拉,成立寮国抗战政府。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战役中失败,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承认老挝独立并撤军。
法国撤军后,美国积极在老挝扶植亲美势力,多次策划政变,唆使政府军进攻寮国战斗部队(即“巴特寮”,英文为Pathet Lao,由1956年成立的老挝爱国阵线领导),力图控制老挝。老挝国内一度存在老挝王国政府军、寮国战斗部队、富米·诺萨万军队三股势力,并先后出现富马为首相的第一次联合政府和萨纳尼空政府、富米政府、文翁政府。1962年,“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后,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中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左派)与富米(右派)为副首相的第二次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策动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并进攻解放区,老挝内战再起。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与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以富马为首相的第三次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民族政治联合委员会成立。随着印支三国抗美战争节节胜利,老挝人民自1975年5月开始在全国开展夺权斗争。1975年12月2日,在万象召开的老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组成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最高人民议会和以凯山·丰威汉为总理的政府。
【政 治】 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1991年老挝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等六项基本原则,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001年老挝党“七大”制定了至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至2020年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奋斗目标。2021年1月13日至15日,老挝党“十一大”通过了十届中央政治报告和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建议,并对《党章》进行修订。当前,老挝政治稳定、社会安宁。
【宪 法】 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六次会议通过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宪法明确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全部权力属于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议 会】 老挝国会(原称最高人民议会,1992年8月改为现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宪法和法律。国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召开两次会议,特别会议由国会常委会决定或由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员提议召开。国会议员由地方直接选举产生。本届(第九届)国会于2021年3月选举产生,国会议员164名,主席赛宋蓬·丰威汉。
【政 府】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本届政府于2021年3月成立,设17个部及3个直属机构(中央银行、国家主席府、总理府)。
政府主要成员:政府总理宋赛·西潘敦,副总理占沙蒙·占雅拉(上将),副总理吉乔·凯坎皮吞,副总理兼公安部长威莱·拉坎冯(上将),副总理沙伦赛·贡玛西,外交部长通沙万·丰威汉,国防部长坎良·乌塔凯山(中将),司法部长派维·西波里帕,教育体育部长普·西玛拉冯,新闻文化旅游部长苏莎婉·维亚吉(女),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本坎·沃拉吉(女),卫生部长本丰·普玛莱西,财政部长山迪帕·丰威汉,工业与贸易部长玛莱通·贡玛西,公共工程运输部长安巴松·孟玛尼,技术与通讯部长波万坎·冯达拉,农林部长林康·端沙万,劳动与社会福利部长贝坎·卡提亚(女),民政事务部长维莱翁·布达康,能源矿产部长坡赛·赛雅颂,计划投资部长兼老中合作委员会主席、老中友好协会会长佩·蓬皮帕,总理府部长宋赛·西帕赛、西那瓦·苏发努冯、坎坚·翁普西,总理府办公厅主任、总理府部长博空·南玛翁,中央银行行长瓦塔纳·达拉洛(女)。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7个省、1个直辖市(万象市)。
【司法机构】 老挝最高人民法院为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万通·西潘敦(女),2021年任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赛萨纳·阔普同,2021年任命。
【政党】老挝人民革命党(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老挝唯一政党和执政党,前身为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支部。1955年3月22日建立,原称“老挝人民党”,1972年召开“二大”时改为现名。现有党员约41.6万人,党组织2.4万个。其宗旨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新事业,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和平、独立、民主、统一和繁荣的老挝,为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创造条件。
本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于2021年1月产生,由71名中央委员和10名中央候补委员组成。通伦·西苏里为党中央总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共12人:通伦·西苏里(Thongloun SISOULITH)、宋赛·西潘敦(Sonexay SIPHANDONE)、巴妮·雅陶都(女)(Pany YATHOTOU)、本通·吉马尼(Bounthong CHITMANY)、赛宋蓬·丰威汉(Xaysomphone PHOMVIHANE)、占沙蒙·占雅拉(上将)(Chansamone CHANYALATH)、坎潘·蓬马塔(Khamphan PHOMMATHATH)、辛拉冯·库派吞(Sinlavong KHOUTPHAITHOUN)、吉乔·凯坎皮吞(Kikeo KHAIKHAMPHITHOUNE)、威莱·拉坎冯(Vilay LAKHAMFONG)、西赛·乐迪门松(女)(Sisay LEUDETHMOUNSONE)、沙伦赛·贡玛西(Saleumxay KOMMASITH)。
【统一战线】 老挝建国阵线成立于1956年1月,原名“老挝爱国战线”,是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主席辛拉冯·库派吞(Sinlavong KHOUTPHAITHOUN)。
【重要人物】
通伦·西苏里(Thongloun SISOULITH):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1945年生于华潘省。曾任副外长、劳动和社会福利部部长、国会外交委员会主任。2001年任副总理兼计划投资委主任,2006年任副总理兼外长和中联部部长,2015年7月不再兼任中联部部长。2016年4月当选政府总理。2021年1月在老挝党“十一大”当选中央总书记。2021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
宋赛·西潘敦(Sonexay SIPHANDONE):老挝政府总理。1966年出生于华潘省。曾任占巴塞省副省长、省委书记兼省长、总理府办公厅主任、副总理兼计划投资部长等职务。2022年12月就任政府总理。
赛宋蓬·丰威汉(Xaysomphone PHOMVIHANE):老挝国会主席。1956年出生于华潘省。曾任沙湾拿吉省长、财政部长、总理府部长、国会副主席等职务。2016年6月当选建国中央阵线主席。2021年3月当选国会主席。
【经 济】 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86年起推行革新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即农林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优先发展农林业;取消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转入经营核算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经济转为商品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颁布外资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关系,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44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6%
货币名称:基普(KIP)
2024汇率(全年均价):1美元≈21437基普
【资 源】 有锡、铅、钾盐、铜、铁、金、石膏、煤、稀土等矿藏。迄今得到开采的有金、铜、煤、钾盐等。水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194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80%,出产柚木、花梨等名贵木材。
【工 业】 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水泥、服装、食品、啤酒、制药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
【农 业】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全国可耕地面积约800万公顷,农业用地约470万公顷。
【服务业】老挝服务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执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老挝服务业取得很大发展。
【旅游业】 老挝琅勃拉邦、巴色县瓦普寺、川圹石缸平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景点还有万象塔銮、玉佛寺,占巴塞的孔帕平瀑布,琅勃拉邦的光西瀑布等。革新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老挝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2013年5月,老挝被欧盟理事会评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2019年为中老旅游年,全年中国赴老游客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交通运输】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
铁路:中老铁路于2015年12月奠基,2016年12月全线开工,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首都万象另有至老泰边境3公里米轨铁路。
公路:老挝公路总里程约4.7万公里,承载80%客货运量。2020年12月,中老合作建设的万象—万荣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全长111公里,标志着老挝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水运:湄公河可以分段通航载重20吨~200吨船只。
老挝国际航班主要有:万象市往返北京、昆明、广州、重庆、南宁、海口、长沙、上海、泉州、福州、杭州、常州、南通、成都、西双版纳、香港、曼谷、清迈(泰)、金边、暹粒(柬)、河内、吉隆坡、新加坡、首尔等;琅勃拉邦往返昆明、海口、成都、长沙、曼谷、清迈、乌隆(泰)、暹粒、河内、景洪、胡志明市;巴色往返广州、曼谷、暹粒等;沙湾拿吉往返曼谷等;万象瓦岱、琅勃拉邦、沙湾拿吉和巴色等机场为国际机场。
【对外贸易】 老挝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与约20个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瑞士、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地区)向老挝提供优惠关税待遇。主要外贸对象为泰国、越南、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其他东盟国家。2012年10月,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24年老挝进出口贸易额18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出口总额99.2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进口总额83.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5.44亿美元。
【外国资本】 1994年4月21日,老挝国会颁布新修订的外资法,规定政府不干涉外资企业事务,允许外资企业汇出所获利润;外商可在老挝建独资、合资企业,享五年免税优惠。2004年,老挝继续补充和完善外商投资法,放宽矿产业投资政策。
【外国援助】 主要援助国及组织有:日本、瑞典、澳大利亚、法国、中国、美国、德国、挪威、泰国及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外援主要用于公路、桥梁、码头、水电站、通讯、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项目。
【社会保障】 实行低工资制,职工退休后可领取基本工资的80%。医疗卫生事业逐年发展,国家职工和普通居民均享免费医疗。人均预期寿命约66岁。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中央医院5所,省级医院17所,县级医院135所,制药工厂8所,公共卫生研究院11所;拥有病床数1.2万余张,医生约2万人,国家健康保险基金已覆盖全国。
【军 事】 老挝人民军前身为老挝爱国战线领导的“寮国战斗部队”(即“巴特寮”),始建于1949年1月20日,1965年10月改名为“老挝人民解放军”,1982年7月改称现名。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国防和治安委员会,通伦·西苏里任主席,坎良·乌塔凯山任国防部部长。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最少18个月。
【教 育】 学制分为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老挝国立大学是老挝第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1995年由9个独立学院合并而成,位于首都万象,设有13个学院。老挝国内另有苏发努冯大学、沙湾拿吉大学、占巴塞大学等院校。
【新闻媒体】 全国各种报刊约有20种。《人民报》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50年8月13日,用老挝文出版。其他还有《巴特寮报》、《新万象报》、《人民军报》等。外文报刊有英文报《万象时报》、《KPL新闻》和法文刊物《革新周刊》。
巴特寮通讯社:1968年1月成立,为老挝国家通讯社,出版老挝文《巴特寮》日报(1999年12月2日创刊)及英、法文《KPL新闻》。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设在万象,用老挝语广播,对外用越、柬、法、英、泰语广播。此外,还有老挝人民军广播电台和14个省级广播电台。
老挝国家电视台:建于1983年12月,目前在播出节目共有90多个。
【对外关系】 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发展同周边邻国关系,改善和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为国内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2016年老党“十大”重申继续坚持“少树敌、广交友”外交政策,保持同越南的特殊团结友好关系,加强与中国全面战略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积极争取国际经济和技术援助。
老挝已同151个国家建交。
【同东盟的关系】 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后,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2016年、2024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东亚合作系列会议,在东盟内发挥积极作用。
【同越南的关系】 1962年9月建交,1977年两国签署《老越友好合作条约》,始终保持特殊团结友好关系。
【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老挝与东盟其他国家保持良好关系。
【同日本的关系】 1952年12月建交。日本长期为老挝重要援助国,年均援助数额约1亿美元。
【同美国的关系】 1950年建交。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两国维持代办级外交关系,1991年11月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92年8月,双方恢复互派大使。2005年,美国给予老挝正常贸易关系待遇。
【同俄罗斯的关系】 1960年10月同苏联建交。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苏联一度为老挝最大的援助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对老援助全部终止。1991年12月,老挝政府正式宣布承认俄罗斯联邦,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1992年3月,两国互派大使。1994年,两国签署友好关系原则协定。近年来,双方保持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
【同欧盟的关系】 老挝与各主要欧盟国家保持传统友好关系。其中,德国、瑞典、法国均为老主要援助国,援助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卫生等领域。
【同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关系】 老挝于1955年12月加入联合国,是亚洲合作对话(ACD)、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组织(ACMECS)、柬老缅越合作机制(CLMV)成员。2008年成功举办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2018-2020年,担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2018年12月,澜湄合作第四次外长会在琅勃拉邦举行;2020年2月,澜湄合作第五次外长会在万象举行;8月,以视频方式举办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老挝与世行、亚行等国际机构也保持良好合作。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马来西亚(Malaysia)
【面 积】 约33万平方公里。
【人 口】 3420万(2024)。其中马来裔70.1%,华裔22.6%,印度裔6.6%,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 都】 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207万。
【国家元首】 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伊斯干达(Sultan Ibrahim ibni Almarhum Sultan Iskandar),2024年1月31日就任第17任最高元首。
【重要节日】 全国各地大小节日约有上百个,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有10个,即:国庆(又称独立日,8月31日)、元旦、开斋节、春节、哈芝节、屠妖节、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除少数节日日期固定外,其余节日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
【简 况】 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政 治】 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因历史原因,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为首的政党联盟国民阵线(简称“国阵”)于1957年至2018年长期执政。2018年5月9日,马来西亚举行第十四届大选,马哈蒂尔领导的希望联盟赢得国会下议院超过半数的议席,结束了国阵61年执政。
2020年2月24日,马哈蒂尔辞去总理职务。3月1日,前副总理、土著团结党主席穆希丁宣誓就任第8任总理。2021年8月16日,穆希丁辞去总理职务。8月21日,前副总理、巫统副主席伊斯迈尔·沙必里宣誓就任第9任总理。
2022年11月19日,马来西亚举行第十五届大选,首次出现无政党或政党联盟获过半议席情况。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组成的“希望联盟”同国民阵线、东马各政党组成联合政府上台执政。11月24日,“希望联盟”主席、前副总理安瓦尔以拥有最多议席的政党领袖身份宣誓就任第10任总理。
【宪 法】 1957年颁布马来亚宪法,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继续沿用,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后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1993年3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苏丹的法律豁免权等特权。1994年5月修改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必须接受并根据政府建议执行公务。2019年7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投票及参选年龄从21岁降至18岁,同时实行自动选民登记制度。2021年12月,马议会再次通过修宪法案,恢复沙巴与沙捞越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时的“邦”的地位。
【统治者会议】 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登嘉楼、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城、沙捞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有苏丹的州)、首席部长(无苏丹的州)协助会议召开。
【议 会】 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下议院共设议席222个,任期5年,可连任。现任下议长佐哈里·阿卜杜勒,2022年12月任职。上议院共70席,由全国13个州议会各选举产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据内阁推荐委任,任期3年,可连任两届。现任上议长阿旺·比米,2024年7月就任。
【政 府】 内阁名单如下: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易卜拉欣(Datuk Seri Anwar Ibrahim),副总理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艾哈迈德·扎希德(Ahmad Zahid),副总理兼能源转型及公共事业部长法迪拉·尤索夫(Fadillah Yusof),交通部长陆兆福(Loke Siew Fook),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穆罕默德·沙布(Mohamad Sabu),经济部长拉菲兹(Rafizi),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Nga Kor Ming),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国防部长卡立·诺丁(Mohamed Khaled Nordin),工程部长亚历山大(Alexander),内政部长赛夫丁·纳苏丁(Saifuddin Nasution),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Tengku Zafrul),高等教育部长赞比里(Zambry),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Chang Lih Kang),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长南茜(Nancy),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长阿米占(Armizan),总理府法律及制度改革部长阿莎丽娜(Azalina),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NikNazmi),企业及合作社发展部长依温(Ewon),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张庆信(Tiong King Sing),通信部长法米(Fahmi),数字部长哥宾·星(Gobind Singh),教育部长法丽娜(Fadhlina),国家团结部长亚伦·阿格(Aaron Ago),总理府宗教事务部长纳因(Na’im),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Yeoh Tseow Suan),总理府联邦直辖区部长扎丽哈(Zaliha),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Sim Chee Keong),卫生部长祖基菲里(Dzulkefly),种植与原产业部长佐哈里(Johari)。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13个州是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首都吉隆坡、布特拉再也(布城)和纳闽3个联邦直辖区。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于1985年1月1日成立。1994年6月改名为联邦法院。设有马来亚高级法院(负责西马)和婆罗洲高级法院(负责东马),各州设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另外还有特别军事法庭和伊斯兰教法庭。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麦润(Dato’Tengku Maimun binti Tuan Mat),2019年5月就任,系马来西亚首位女性首席大法官。总检察长特里鲁丁,2023年9月就任。
【政 党】 注册政党有40多个。巫统、马华公会和印度人国大党等政党组成国民阵线曾长期执政。2018年大选后,由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和土著团结党组成的希望联盟取代国民阵线上台执政。2020年3月,土著团结党、伊斯兰教党等组成的国民联盟联合巫统,取代希望联盟上台执政。2022年11月大选后,由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国家诚信党组成的希望联盟同国民阵线、东马主要政党组成联合政府上台执政。
主要执政党:
(1)人民公正党(People's Justice Party/Parti Keadilan Rakyat,简称PKR):1999年4月4日成立,前身是1990年注册的伊斯兰教社会联盟。旨在联合各政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抗衡政府,争取公正。党员约50万。现任主席为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易卜拉欣。
(2)民主行动党(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简称DAP):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政党。1966年3月成立,前身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马来半岛的分部。党员约45万。现任主席为林冠英,秘书长为陆兆福。
(3)国家诚信党(Parti Amanah Negara,简称AMANAH):由伊斯兰教党开明派组成,于2015年9月16日成立。党员约15万。现任主席为穆罕默德·沙布。
(4)马来民族统一机构(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UMNO):马来人政党。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党争而分裂,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1988年2月马哈蒂尔在原巫统基础上重组“新巫统”(The New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年,从巫统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党重返新巫统后再次还名为“巫统”。现有党员约350万。现任主席扎希德,署理主席穆罕默德·哈山。
(5)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MCA):华人政党。1949年2月27日成立,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党员约110万。现任总会长魏家祥。
(6)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简称“国大党”,MIC):1946年8月2日成立。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族政党,旨在争取和维护两族利益。党员约55万人。现任主席维尼斯瓦兰。
主要在野党:
(1)土著团结党(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简称BERSATU):以土著和马来人为主的政党。2016年9月9日成立。党员约56万。现任主席为前总理穆希丁。
(2)伊斯兰教党(Parti Islam Malaysia,简称PAS)系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年至1977年曾加入国民阵线。2022年大选赢得45个国会议席,成为国会下议院第一大党。党员约100万。现任主席哈迪·阿旺。
【重要人物】 易卜拉欣·伊斯干达:最高元首。1958年11月生于柔佛州。2010年接任柔佛州第25任苏丹,2024年1月31日就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
安瓦尔·易卜拉欣:总理兼财政部长。1947年8月出生于槟城州。1982年加入马来西亚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并当选国会议员,历任总理府副部长、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农业部长、教育部长、财政部长、副总理。1993年,当选巫统署理主席。1998年,被时任总理马哈蒂尔革职并被开除党籍。1999年,被判入狱。2004年获释。2008年大选后,通过补选成为国会反对党领袖。2015年,再度入狱。2018年,获得特赦,出任人民公正党主席,并成为执政联盟“希望联盟”最高理事会成员。2020年,出任希望联盟主席。2022年11月大选后,同国民阵线、东马主要政党组成联合政府并于11月24日宣誓就任第10任总理。
【经 济】 上世纪70年代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政府采取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逐步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马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70亿林吉特和600亿林吉特刺激经济措施。2009年纳吉布总理就任后,采取了多项刺激马经济和内需增长的措施,马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影响,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15年马公布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关注改善民生。2016年马提出2050国家转型计划(TN50),为马来西亚2020-2050年发展规划前景。2019年政府提出“2030年宏愿”,把缩小贫富差距、创建新型发展模式、推动马来西亚成为亚洲经济轴心作为三大主要目标。2023年以来,团结政府在“昌明大马”执政理念基础上提出“昌明经济”框架,推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等多项振兴经济的措施,以及税收、社保、融资等方面政策,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24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65万亿林吉特,同比增长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192林吉特;进出口总额2.87万亿林吉特。
【资 源】 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石油储量丰富,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工 业】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
【矿 业】 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年马来西亚石油产量约2590万吨,日产量约57.3万桶;天然气产量约742亿立方米。
【农林渔业】 耕地面积约485万公顷。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粮食自给率约为70%。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
【服务业】 范围广泛,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上世纪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
【旅游业】 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拥有酒店约4072家。主要旅游点有:吉隆坡、云顶、槟城、马六甲、兰卡威、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据马方统计,2024年赴马游客约3800万人次。
【交通运输】 拥有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发达,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和亚洲航空公司经营。主要国际机场位于吉隆坡、槟城、兰卡威、哥打巴鲁、新山、哥打基纳巴卢和古晋。内河运输不发达,海运80%以上依赖外航。近年来,马来西亚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主要航运公司为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槟城、关丹、新山、古晋和纳闽等。
【对外贸易】 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新加坡、美国等。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林吉特):
【外国资本】 大力吸引外资。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2024年吸引外资3785亿林吉特。
【人民生活】 2022年马来西亚贫困率6.2%,家庭平均月收入8479林吉特。2024年马来西亚通货膨胀率1.8%。
【军 事】 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
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理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军队最高指挥官,总司令穆罕默德·拉赫曼于2023年9月任职。三军总兵力12.95万人。陆军10.5万人,主要编有1个军团司令部。海军1.25万人,主要编有两个海军司令部,有海军基地4处。空军1.2万人,主要编有两个管区(下辖5个营),有空军基地3处。另有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
【文化教育】 马、华、印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全国有马来亚大学、国民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
【新闻出版】 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发行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Berita Harian每日新闻》、《Sinar Harian阳光日报》;英文的《The Star星报》、《New Strait Times新海峡时报》、《Malay Mail马来邮报》;华文的《星洲日报》、《中国报》、《南洋商报》等。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Bernama、马新社,半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8年,在亚太地区设有33家分社。
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官办,简称RTM。马来西亚广播台建于1946年。拥有Radio Klasik、Nasional FM、TraXX FM、Ai FM、Minnal FM、Asyik FM 6个国家电台频道、17个州电台频道,用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和土著语广播。私营广播台有Fly FM、Hot FM、One FM等。马来西亚电视台建于1963年。包括第一电视台(TV1)、第二电视台(TV2)和TV Okey,用马来语、英语、华语等播放。私营电视台有第三电视台(TV3)、NTV7、八度空间(8TV)和TV9。
【对外关系】 马来西亚政府在和平、人道、公正、平等的基础上推行独立、有原则、务实的外交政策,与其他国家维持友好关系,并主张根据国际法和平解决争议。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系英联邦成员,与其他成员国交往较多。已同132个国家建交,在84个国家设有110个使领馆。
大力开展经济外交,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反对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1998年主办第六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张APEC保持松散的经济论坛性质,反对其发展为地区性集团。重视东亚合作,倡导建立东亚共同体。1997年主办了首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5年底主办首次东亚峰会。积极致力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湄公河盆地经济开发合作。2015年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东盟峰会、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东亚峰会等。2020年主办APEC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关注伊斯兰事务。主张伊拉克战后重建应尊重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并符合伊人民意愿。在中东问题上,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不是宗教对抗,而是捍卫领土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应得到国际社会承认。2006年多次以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和不结盟运动主席国身份召集会议,并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寻求对伊拉克问题和中东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
主张维护联合国作为核心国际组织的地位,关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支持国际反恐合作,强调反恐应解决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否定伊斯兰与恐怖主义的必然联系,推动宗教和文明间对话。
缅 甸
缅甸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名】 缅甸联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
【面积】 676578平方公里。
【人口】 5130万,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华人华侨约250万。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 内比都(Nay Pyi Taw),人口约129万。
【重要节日】 独立节:1月4日;建军节:3月27日;泼水节:4月13日。
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
1044年形成统一的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吁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19世纪英国发动三次侵略战争后占领了缅甸,1886年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甸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5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3月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8年1月4日,缅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以吴努(U Nu)为首的政府实行多党民主议会制。1962年,缅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Ne Win)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1974年1月,颁布新宪法,成立人民议会,组建了“社会主义纲领党”(简称“纲领党”),奈温任“纲领党”主席,定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后改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简称“和发委”),改国名为“缅甸联邦”。
2010年11月,缅甸举行全国多党民主制大选,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2011年1月31日,缅甸联邦议会召开首次会议,正式将国名改为“缅甸联邦共和国”,并启用新的国旗和国徽。2月4日,联邦议会选举登盛(U Thein Sein)为总统。3月30日,组建政府。2012年4月,缅甸议会举行补选,昂山素季(Daw Aung San Su Kyi)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获得45个空缺席位中的43席。2015年11月,缅甸举行新一轮全国大选,民盟赢得大选。2016年2月,缅甸新一届议会正式成立,分别选举民盟中央执委温敏和民盟议员曼温楷丹(Mahn Win Khaing Than)为人民院议长和民族院议长。3月中旬,缅议会选举民盟成员廷觉(U Htin Kyaw)为新总统,选举敏瑞(U Myint Swe)、亨利班提育(U Henry Van Thio)为副总统。新一届政府于3月30日宣誓就职。4月,联邦议会批准昂山素季出任国务资政。2018年3月21日,廷觉和温敏分别辞去总统和人民院议长职务。3月22日,联邦议会人民院选举原副议长迪昆妙(U T Khun Myat)为新任议长。3月28日,温敏当选为新任总统。2020年11月,缅甸举行新一轮全国大选。2021年2月1日,缅甸国防军接管政权。2月2日,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8月1日,成立看守政府。
【宪法】1974年缅甸制定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3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新宪法。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并于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
【行政区划】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联邦区的首都是内比都。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1948年独立后到1962年实行市场经济,1962—1988年实行计划经济,1988年后实行市场经济。
【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锌、铝、锑、锰、金、银等,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森林植被丰富,伊洛瓦底江、钦敦江、萨尔温江三大水系纵贯南北,水利资源丰沛。
【工业】主要工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等。
【农牧渔业】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等。主要林产品有柚木、花梨等各类硬木和藤条等。缅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为豆类和大米。
畜牧渔业以私人经营为主。缅甸政府允许外国公司在划定的海域内捕鱼,向外国渔船征收费用。水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业】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主要景点有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万塔之城蒲甘、茵莱湖水上村庄以及额布里海滩等。
【交通运输】陆运:缅交通和铁道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缅甸全国公路里程为2.13万英里。铁路总长3579英里。
水运:缅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内河航道约9219英里,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
空运:主要航空公司有缅甸航空公司、缅甸国际航空公司、曼德勒航空公司、仰光航空公司、甘波扎航空公司、蒲甘航空公司、金色缅甸航空公司等。主要机场有仰光机场、曼德勒机场、内比都机场、蒲甘机场、丹兑机场等。仰光、内比都和曼德勒机场为国际机场。
【财政金融】缅甸有5家国有银行,分别为:缅甸中央银行(1948年成立,前身为缅甸联邦银行,1990年改称中央银行)、缅甸农业银行(1953年成立)、缅甸经济银行(1967年成立)、缅甸外贸银行(1967年成立)和缅甸投资与商业银行(1989年成立)。从1992年起,允许私人开办银行,2016年开始允许外国银行在缅设立代表处。目前已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越南投资与发展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外国银行在缅开设分行。
【对外贸易】2023/2024财年,缅甸GDP为793亿美元,增长率2.64%。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泰国等。缅甸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大米、玉米、豆类、水产品、橡胶、皮革、矿产品、木材、珍珠、宝石等,主要进口商品:燃油、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
【文化】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多个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缅甸独立后,始终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缅甸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有:国家舞剧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昂山博物馆等。
【教育】教育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包括日托幼儿园和学前学校,招收3—5岁儿童;基础教育学制为10年,1—4年级为小学,5—8年级为普通初级中学,9、10年级为高级中学;高等教育学制3—6年不等。
【新闻出版】全国发行的日报有3种:《缅甸之光》(缅文)、《镜报》(缅文)、《缅甸新光》英文版。此外,全国还有《妙瓦底》《仰光时报》等,另有《金凤凰》等中文期刊。缅甸通讯社为国家通讯社。电视台主要有缅甸之声电视台、妙瓦底电视台、MRTV–4、缅甸国际(MRTV–3)、Channel–7、Skynet–TV等。
【同中国的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建交。20世纪50年代,中、缅、印(度)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两国签订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近年来,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2011年5月,中缅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缅甸领导人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菲律宾
菲律宾国家概况
(来源:摘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面 积】 29.97万平方公里。
【人 口】 约1.1亿(2020年)。马来裔约占全国人口的85%,主要民族包括他加禄族、伊洛戈族、邦板牙族、维萨亚族和比科尔族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80%以上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 都】 马尼拉(Manila),人口1846万(2020年10月)。年均气温28℃。
【国家元首】 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2022年6月就任。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6月12日;巴丹日(纪念二战阵亡战士):4月9日;英雄节(纪念国父黎刹殉难):12月30日;基督教主要节日(如圣诞节等)。
【简 况】 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菲独立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国民党候选人马科斯当选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尼奥·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菲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尼奥·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2004年6月,阿罗约当选总统。2010年6月,自由党候选人阿基诺三世就任菲第15届总统。2016年6月,民主人民力量党候选人杜特尔特就任菲第16任总统。2022年5月,菲律宾举行第17届全国大选,总统候选人马科斯及其搭档莎拉胜选正、副总统。马科斯总统于6月30日宣誓就职。
【政 治】 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六年,不得连任。除南部地区存在恐怖主义和分裂活动外,菲政局总体稳定。
【宪 法】 独立后共颁布过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2019年初,菲南部穆斯林自治法案《棉兰老穆斯林邦萨摩洛自治区组织法》公投取得成功,南部和平进程和民族和解取得积极进展。
【议 会】 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24名议员组成,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1/2,可连任两届。众议院由300余名议员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从全国各选区选出;25名由参选获胜政党委派,25名由总统任命,另有部分界别党议员。众议员任期3年,可连任三届。本届国会于2022年7月选举产生。现任参议长埃斯库德罗,众议长马丁·罗慕尔德兹。
【政 府】 本届政府于2022年6月组成,截至2025年4月,内阁成员及重要官员名单如下:文官长卢卡斯·贝萨明(Lucas Bersamin),内政部长胡安尼托·维克托·雷穆拉(Juanito Victor C. Remulla),外交部长恩里克·马纳罗(Enrique A.Manalo),教育部长索尼·安加拉(Sonny Angara),农业部长弗朗西斯科·劳雷尔(Francisco Tiu Laurel Jr.),财政部长雷克托(Ralph Recto),司法部长克里斯平·雷穆拉(Jesus Crispin C. Remulla),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公造部长曼努埃尔·博诺安(Manuel Bonoan),信息和通讯技术部长亨利·阿古达(Henry Aguda),交通部长文斯·迪松(Vince Dizon),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张侨伦(Rex Gatchalian),劳工与就业部长贝恩维尼多·拉格斯马(Bienvenido Laguesma),预算与管理部长阿梅纳·潘甘达曼(Amenah Pangandaman),土地改革部长康拉德·埃斯特雷亚(Conrado Estrella III),旅游部长克里斯蒂娜·弗拉斯科(Christina Frasco),贸工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Cristina Roque),国家经济发展署署长阿森尼奥·巴利萨坎(Arsenio Balisacan),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尼奥(Eduardo Año),总统首席法律顾问胡安·恩里莱(Juan Enrile)。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等18个地区,下设82个省和149个市。
【司法机构】 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审法官组成,均由总统任命,拥有最高司法权;下设上诉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镇法院。现任首席大法官亚历山大·詹斯蒙多(AlexanderG. Gesmundo)。检察工作由司法部检察长办公室负责,总检察长梅纳多·格瓦拉(Menardo Guevarra)。
【政党和团体】 有大小政党100余个,大多数为地方性小党。主要政党和团体有:
(1)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LAKAS-CMD):系前总统拉莫斯于1991年底创立,由人民力量党、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菲律宾穆斯林民主联盟、团结党等整合而成。主张实行两党制,通过修宪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改革选举制度,将总统任期六年一届修改为四年一届,可连任两届;主张通过谈判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扶助贫困,加快私有化进程;倡导经济外交,奉行开放政策。1992年该党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执政党。1998年大选中败于菲律宾民众奋斗党联盟。2001年阿罗约就任总统后,该党成为执政联盟核心。该党现任主席是拉蒙·雷维拉(Ramon “Bong” Revilla),总裁是马丁·罗穆尔德兹,前总统阿罗约任名誉主席。
(2)菲律宾民主党(PDP):成立于1982年,原名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由前参议长阿奎里诺·皮门特尔二世创建,成员主要来自菲南部达沃市、卡加延省等地区。2016年,该党候选人杜特尔特赢得总统选举。2024年4月,该党改名为菲律宾民主党。
(3)自由党(Liberal Party):由菲第5任总统曼努埃尔·罗哈斯于1946年创立,早期成员主要是从菲国家主义党内分裂出来的自由派人士。2001年阿罗约政府上台后,该党加入执政联盟,后又脱离执政联盟,并推选阿基诺三世参加2010年总统大选。阿最终以42%的得票率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2016年,该党候选人莱妮·罗布雷多当选菲律宾第16任副总统。现任党主席是潘基里南,总裁是拉格曼。
(4)菲律宾联邦党(PFP,Partido Federalng Pilipinas):成立于2018年,主要成员来自支持杜特尔特参加2016年总统竞选的组织。2022年大选中,该党宣布支持马科斯和莎拉组合。目前党主席为现任总统马科斯。
其他政党有民主行动党(Aksyon Demokratiko)、地方发展优先党(Promdi-Probinsiya Muna Development lnitiative)、改革党(Reporma)、民主战斗党(LDP-Lanbanng Demokratikong Pilipino)、民族党(Nationalista Party)等。
【经 济】 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部市场依赖较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80年代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明显放缓。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冲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再度放缓。马科斯执政后,将疫后复苏和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重点聚焦农业、能源等领域发展,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26.44万亿比索(约合461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约合4095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7%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1美元≈56.8比索(2025年4月)
通货膨胀率:3.2%
【资 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金、镍、铬等20余种。截至2023年,金储量679万吨,铜储量593万吨,铝土矿资源量3.61亿吨,镍金属量768万吨,铬矿石量2556万吨。
【工 业】 制造业以食品加工、化工产品、无线电通信设备等行业为主,占总产出的65%以上。
【农林渔业】 主要农业产品:椰子油、香蕉、鱼和虾、糖及糖制品、椰丝、菠萝和菠萝汁、未加工烟草、天然橡胶、椰子粉粕和海藻等。
森林面积1579万公顷,覆盖率达53%。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
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服务业】 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菲律宾是全球主要劳务输出国之一。据统计,在海外工作的菲劳工约230多万人。据菲央行统计,2024年菲外劳汇款344.9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日本和英国。
【旅游业】 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游客来源国:美国、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交通运输】 以公路和海运为主。铁路不发达,集中在吕宋岛。航空运输主要由菲律宾航空公司等航运企业经营,全国各主要岛屿间都有航班。
铁路:总长1200公里。
公路:总长约21.6万公里。客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90%,货运量占全国运输货运量的65%。
水运:总长3219公里。全国共有大小港口数百个,商船千余艘。主要港口为马尼拉、宿务、怡朗、三宝颜等。
空运:各类机场近300个。国内航线遍及40多个城市,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国际航运协定。主要机场有首都马尼拉的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宿务市的马克丹国际机场和达沃机场等。
(资料来源:菲国家铁路、陆地运输办公室、海洋工业局、菲律宾航空公司)
【财政金融】 2024年,菲律宾财政收入4.42万亿比索(约合777亿美元),财政支出5.93万亿比索(约合1043亿美元),财政赤字1.506万亿比索(约合264亿美元),占GDP的5.7%。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为89.3亿美元。截至2025年2月,外汇储备为1062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外债总额为1376.3亿美元。
(资料来源:菲财政部、菲中央银行)
主要银行有:首都银行,资产额155亿美元;菲岛银行,资产额138亿美元。
【贸 易】 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菲律宾进出口贸易额约2008.6亿美元,其中出口约732.6亿美元,进口约1276亿美元。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
【军 事】 1901年建立保安队。1936年以保安队为基础建立陆军。1946年以陆军为基础建立国防军,分海、陆、空和保安军四个军种。1950年4月19日正式改称菲律宾武装部队,并将3月22日(1897年菲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革命政府的日期)定为建军节。总统是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司令部为三军最高指挥机构,总参谋长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部是三军行政管理机构。现任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Romeo Brawner)。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三年以上。
菲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其中正规军总兵力12.7万人。陆军8.6万人,共辖10个步兵师、1个轻型装甲旅、5个工兵旅等。海军2.3万人,共辖舰队一陆战队待机部队、北吕宋、南吕宋、西部、中部、东棉兰老、西棉兰老7个海军部队。空军1.8万人,共辖3个空军师、8个作战/支援联队等。
国家警察部队于1991年1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内务与地方政府部。总兵力9.55万人,是仅次于菲武装部队的准军事力量,在各地区、省、县、市、镇均设有国警指挥部和警察局。现任国警总监罗梅尔·弗朗西斯科·马比尔(Rommel Francisco Marbil)。
【教 育】 宪法规定,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政府重视教育,鼓励私人办学,为私立学校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免征财产税。初、中等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全国共有小学50483所,小学生入学率达91.05%;中学14217所,中学入学率68.15%;高等教育机构1599所,主要由私人控制,在校生约244万人。著名高等院校有菲律宾大学、德拉萨大学、雅典耀大学、东方大学、远东大学、圣托玛斯大学等。
【新闻出版】 主要英文日报:《马尼拉公报》、《菲律宾星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每日论坛报》、《马尼拉时报》、《马尼拉标准报》《商业世界报》《商业镜报》《马拉亚商业观察报》。菲文日报:《前进报》。华文日报:《世界日报》、《菲律宾商报》、《菲华时报》、《联合日报》和《菲律宾华报》。
新闻部长办公室:负责制定国家媒体政策,发布政府信息,运营国有媒体,与菲私营媒体界保持沟通和引导,并对驻菲外国媒体和通讯机构进行注册和管理。其下属主要新闻单位如下:
菲律宾通讯社: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73年3月1日。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巴基斯坦、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建有新闻交换关系,与美联社、路透社均有工作联系。
国家广播电台:为菲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台之一,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新闻组织有全国新闻记者俱乐部、新闻摄影家协会、出版者协会等。全国有257家出版机构。
全国有629家广播电台,其中商业电台488家,非商业电台51家,32家政府所有,10家宗教台,7家教育台。137家电视台,其中广播局和人民电视台属官方性质,其余均为私人所有。菲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菲律宾语和华语。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迄已同126个国家建交。对外政策目标是:确保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社会发展,保持菲律宾在全球的竞争力;保障菲海外公民权益;提升菲律宾国际形象;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
菲律宾将发展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列为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以东盟为依托发挥自身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菲积极参与和推动东盟内部各项合作及经济一体化进程,2017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担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
菲律宾曾是美国殖民地,两国长期保持盟国关系。1947年两国签署《军事基地协定》,1951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1991年菲参议院废除了《军事基地协定》,结束了美在菲长达93年的驻军。1998年,两国签署《访问部队协定》。该协定使得美军重返菲律宾。2014年,两国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两国每年举行例行“肩并肩”联合军演。双方高层往来密切。2022年5月,拜登同马科斯通电话祝贺其当选。2022年11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访菲。2023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菲,双方宣布在《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框架下,菲向美新增开放4个军事基地。4月,双方宣布4个基地具体地点。5月,马科斯访问美国。2024年3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国务卿布林肯先后访菲。4月,马科斯赴美参加首次美日菲三边首脑峰会。2025年1月,马科斯与拜登、石破茂举行美日菲领导人三边线上会议。3月,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思访菲。美是菲第二大官方援助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美也是菲最大的劳务输出国,在美菲籍劳工和侨民达300万。
日本是菲最大援助国和传统合作伙伴。2023年3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日本。1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菲。2024年7月,菲日举行外长防长“2+2”会谈并签署《互惠准入协定》。
新加坡
新加坡国家概况
(来源: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
【面 积】 735.2平方公里(2024年)。
【人 口】 总人口约604万(2024年),公民和永久居民418万。华人占74%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 都】 新加坡(Singapore)。
【国家元首】 总统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2023年9月14日就任,任期6年。
【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圣诞节: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简 况】 热带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32℃,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新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宣布紧急状态等权力。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 治】 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政绩突出,地位稳固,历届大选均取得压倒性优势。李光耀自新1965年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交棒给吴作栋。1993年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全民选举,原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王鼎昌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2004年8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总理,并于2006年5月、2011年5月、2015年9月、2020年7月四度连任。2015年3月,李光耀逝世。2024年5月,黄循财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李显龙卸任总理并出任国务资政。
【宪 法】 1963年9月,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适用于新加坡。
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1992年国会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改为民选产生,任期从4年改为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的任命;可审查政府执行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的情况;有权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2017年2月,新加坡国会通过总统选举修正法案,修改民选总统制度,实施保留选举机制,在该机制下,若华族、马来族、印族和其他族群中,有任何一个群体历经五个总统任期都没有代表担任总统,下一届总统选举将优先保留给该族候选人。2017年9月,马来族前任国会议长哈莉玛参选总统,作为唯一符合资格的候选人当选,成为保留制总统选举制度下第一位当选总统。2023年9月,尚达曼当选总统。
【国 会】 实行一院制,任期5年。国会可提前解散,大选须在国会解散后3个月内举行。国会议员分为民选议员、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其中民选议员由公民选举产生。非选区议员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最多不超过12名,从而确保国会中有非执政党的代表。官委议员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的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以反映独立和无党派人士意见。2025年新加坡大选将于5月3日举行,国会议席总数由93个增至97个。新加坡上一届国会于2020年7月10日选举产生(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获得国会93个议席中的83席,反对党工人党获得10席),并于2025年4月15日解散。现任国会议长谢健平。
【政 府】 2024年5月,黄循财就任总理,组建新一届内阁。主要阁员包括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国务资政李显龙、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副总理王瑞杰、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等。
政府网址:www.gov.sg。
【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废除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确定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大法官梅达顺,总检察长黄鲁胜。
【政 党】 已注册的政党共30多个。主要有:
(1)人民行动党(The People's Action Party):执政党。1954年11月由李光耀等人发起成立。从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执政党地位。李光耀长期任该党秘书长,1991年吴作栋接任。2004年12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该党秘书长。2024年12月,黄循财接替李显龙出任该党秘书长。现任党主席王瑞杰。
(2)工人党(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创立。近年来影响有所扩大。1981年起,在大选中数次赢得议席。2020年大选中获10席(后有一人辞职)。现任主席林瑞莲,秘书长毕丹星,毕丹星在国会中担任反对党领袖。
【重要人物】 尚达曼:总统。1957年2月生,印度裔。获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早期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中央银行工作。2001年10月当选议员,2002年起历任教育部长、财政部长、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及人力部长、副总理兼经济社会统筹部长等职。2019年5月起任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2023年7月辞去公职并退党,宣布参选新加坡总统。9月,当选新加坡第九任总统。
黄循财:总理。1972年12月生。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学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新加坡总统王鼎昌、总理李显龙首席私人秘书。2011年当选国会议员,历任国防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通讯及新闻部第二部长,国家发展部长,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财政部长,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等职。2024年5月,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经 济】 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中、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三倍。经济曾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新加坡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再度放缓。2012年至2016年经济增长率介于1%-2%之间。2017年2月,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发布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经济年均增长2%至3%、实现包容发展、建设充满机遇的国家等目标,并制定深入拓展国际联系、推动并落实产业转型蓝图、打造互联互通城市等七大发展战略。2017年、2018、2019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3.5%、3.2%、0.8%。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衰退5.8%。2021年,新加坡经济实现强劲反弹,同比增长7.6%。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回调至3.6%。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1%。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4%。
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24年):7314亿新元(约合5499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4年):12.1万新元(约合9.1万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24年):4.4%。
货物贸易总额(2024年):12859亿新元(约合9668.4亿美元)。
服务贸易总额(2024年):9976亿新元(约合7502亿美元)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汇率:1美元≈1.33新加坡元。
【资 源】 自然资源匮乏。
【工 业】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产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 业】 农业用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务业】 包括金融服务、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
【旅游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中国、东盟国家、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主要景点有:滨海湾、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另建有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
公路:截至2018年底,总里程数3500公里,全岛公路网四通八达。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和第二大货运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2024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共处理1亿零20万个标准箱,比2023年增加5.6%。其中在新加坡的集装箱码头处理量达4090万个标准箱,同比增加5.5%。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2019年航班起降38.2万架次,客运量6830万人次,货运量200万吨。受疫情影响,2020年航班起降降为12.5万架次,客运量降为1180万人次,货运量降为154万吨。2021年航班起降降为10.9万架次,客运量降为305万人次,货运量升至194.7万吨。2022年共接待乘客3220万人次,相当于新冠疫情前的47.2%;起降航班达21.9万次,为疫情前的57.2%。2023年,樟宜机场起降航班约32.8万架次,完成589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空运货物吞吐量为174万公吨。2024年,樟宜机场起降航班约36.6万架次,同比增长11.5%;乘客量约6770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9.1%。
【对外贸易】 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2024年对外货物贸易总额约12859亿新元(约合9668.4亿美元),其中出口约6745亿新元(约合5188亿美元),进口6114亿新元(约合4597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为电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等。主要出口商品为成品油、电子元器件、化工品和工业机械等。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马来西亚、美国。
【对外投资】 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2022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39万亿新元(约合1万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对象国为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
【外来投资】 截至2022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资2.62万亿新元(约合1.89万亿美元),多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来源国为美国、日本、英国、荷兰、中国。
【人民生活】 202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万新元(约合9.1万美元)。政府统一修建公共组屋,居民住房拥有率达91%。人均寿命83.0岁,识字率97.5%(15岁以上),每万人拥有24名医生,每千人拥有私车110辆。
【军 事】 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2025年国防预算约234亿新元(约合174亿美元)。
【文 化】 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演变。
【教 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学校绝大多数为公立,著名高等院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
【新闻出版】 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报有《泰米尔日报》。
广播电台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
电视网覆盖全国。新传媒集团由多家经营电视和广播的企业合并而成,主要经营第5频道、第8频道、亚洲新闻台等6个频道,播送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节目。另有私营的报业控股集团设立的优频道和电视通频道。
【对外关系】 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高度重视发展同中、美、日、韩、澳关系;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多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和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CPTPP),同新西兰、智利发起《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9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泰 国
泰国国家概况
(来源: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
【面 积】 51.3万平方公里。
【人 口】 6790万。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等民族。泰语为国语。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约5%的民众信仰伊斯兰教。
【首 都】 曼谷(Bangkok)。
【国家元首】 国王哇集拉隆功(HIS MAJESTY KING MAHA VAJIRALONGKORN PHRA VAJIRAKLAOCHAOYUHUA),拉玛十世王。2016年10月即位。2019年5月4日至6日举行加冕仪式。
【重要节日】 宋干节(公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水灯节(泰历十二月十五日);国庆日(公历十二月五日)。
【简 况】 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均气温27℃。
公元1238年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世纪末,拉玛四世王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五世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政 治】 实行君主立宪制。二战后军人集团长期掌握政权,政府一度更迭频仍。20世纪90年代开始,军人逐渐淡出政坛。2001年,泰爱泰党在全国大选中胜出,塔信担任总理,2005年连任。2006年9月发生军事政变,塔信下台。2007年举行全国大选,人民力量党获胜,党首沙玛出任总理。2008年9月,沙玛被判违宪下台,人民力量党推选颂猜接任总理。12月,人民力量党被判贿选,予以解散,颂猜下台,民主党党首阿披实当选总理。2011年5月,阿披实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7月为泰党在大选中赢得国会下议院过半议席。8月,英拉政府成立。2013年12月,英拉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重新大选。2014年3月,宪法法院判决大选无效。5月,军方以“国家维稳团”名义接管政权。8月,立法议会选举“国家维稳团”主席、陆军司令巴育为新总理。2016年10月13日,九世王普密蓬去世,哇集拉隆功国王即位。2019年6月,巴育当选连任。2023年5月,泰国举行新一届国会下议院选举。8月22日国会选举赛塔出任新总理,9月初新政府成立。2024年5月,泰国举行新一届国会上议院选举。8月,赛塔因违反宪法被解职,国会选举佩通坦出任新总理。
【宪 法】 现行宪法于2017年4月6日经哇集拉隆功国王御准生效,系泰国第20部宪法。
【议 会】 国会由下议院和上议院组成,下议院500人,上议院200人。本届下议院于2023年7月组成,上议院于2024年7月组成。万诺任国会主席兼下议长,蒙坤任国会副主席兼上议长。
【政 府】本届政府共有36名成员,主要包括总理佩通坦、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普坦、副总理兼交通部长素里亚、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副总理兼能源部长披拉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披猜、副总理兼数字经济与社会部长巴瑟等。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五个地区,共有77个府,府下设县、区、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各府府尹为公务员,由内政部任命。曼谷市长由直选产生。
【司法制度】 属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院判决的主要依据。司法系统由宪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军事法院构成:
宪法法院主要职能是对议员或总理质疑违宪、已经国会审议的法案及政治家涉嫌隐瞒资产等案件进行终审裁定,以简单多数裁决。由1名院长及8名法官组成,院长和法官由上议长提名呈国王批准。
行政法院主要审理涉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间或公务员与私企间的诉讼纠纷。行政法院分为最高行政法院和初级行政法院两级,并设有由最高行政法院院长和9名专家组成的行政司法委员会。最高行政法院院长任命须经行政司法委员会及上议院同意,由总理提名呈国王批准。
军事法院主要审理军事犯罪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
司法法院主要审理不属于宪法法院、行政法院和军事法院审理的所有案件,分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初审法院三级,并设有专门的从政人员刑事厅。另设有司法委员会,负责各级法官任免、晋升、加薪和惩戒等事项。司法法院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重要人物】 哇集拉隆功,国王。拉玛王朝十世王。1952年7月28日生于曼谷。1972年12月受封为王储,2016年10月即位。2019年5月4日至6日举行加冕仪式。早年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皇家预备学校学习,后赴澳大利亚堪培拉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曾在泰国御林军任职,为陆、海、空三军上将。
佩通坦·钦那瓦,总理,1986年8月21日出生。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学士,英国萨里大学国际酒店管理专业硕士。长期从商,2021年进入政坛,2023年10月任为泰党党首。2024年8月当选泰国第31任总理。
【经 济】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依赖中、美、日等外部市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20世纪80年代,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工人最低工资和公务员薪金多次上调,居民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状况不断改善。1996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2003年7月提前两年还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72亿美元贷款。
2024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263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5%。
货币名称:铢。
汇率(全年均价):1美元≈35.27铢。
通货膨胀率:0.4%。
失业率:1.00%。
【资 源】 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
【工 业】 出口导向型工业。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软件、轮胎、家具等。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农 业】 传统经济产业,全国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
【渔 业】 海域辽阔,拥有2705公里海岸线,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渔场。曼谷、宋卡、普吉等地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渔产品集散地。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
【服务业】 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曼谷、普吉、清迈、帕塔亚、清莱、华欣、苏梅岛等。
【交通运输】 以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各府、县都有公路相连,四通八达。
湄公河和湄南河为泰国两大水路运输干线。全国共有47个港口,其中海港26个,国际港口21个。主要包括廉差邦港、曼谷港、宋卡港、普吉港、清盛港、清孔港、拉农港和是拉差港等。海运线可达中、日、美、欧和新加坡等。全国共有57个机场,其中国际机场8个。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后,取代原先的廊曼国际机场,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国际航线可达欧、美、亚及大洋洲40多个城市,国内航线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财政金融】 2023年财年(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入2.66万亿泰铢(约合721亿美元)。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2024年泰国贸易总额6073亿美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3005亿美元,同比增长5.4%;进口30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工业产品是出口主要增长点。中国、日本、东盟、美国、欧盟等是泰国重要贸易伙伴。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板、电器、初级塑料、化学制品、石化产品、珠宝首饰、成衣、鞋、橡胶、家具、加工海产品及罐头、大米、木薯等。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产品及零配件、工业机械、电子产品零配件、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原油、造纸机械、钢铁、集成电路板、化工产品、电脑设备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珠宝金饰、金属制品、饲料、水果及蔬菜等。
【对外投资】 主要对美国、东盟、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投资。在华投资的公司主要有:正大集团、盘谷银行等。
【外商投资】 1961年开始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商赴泰投资。1987~1990年为外国对泰投资高峰期。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外国对泰投资大幅下降。近年来,泰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外资。
【军 事】 19世纪中叶仿效西方建立陆、海军,1915年建立空军。宪法规定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最高国防决策机构,隶属内阁,总理兼任主席。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和实施国防政策和计划。最高司令部为军队最高指挥机构,下设陆海空三个军种司令部,负责指挥和协调三军行动。
【教 育】 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为12年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中等专科职业学校为3年制,大学一般为4年制,医科大学为5年制。著名高等院校有: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玛希敦大学、农业大学、清迈大学、孔敬大学、宋卡纳卡琳大学、诗纳卡琳威洛大学、易三仓大学和亚洲理工学院等。此外还有兰甘亨大学和素可泰大学等开放性大学。
【新闻出版】 媒体以私营为主,按市场规则运作。泰文媒体是主流媒体,英文、华文媒体居辅助地位。主要泰文报纸有《民意报》、《泰叻报》、《经理报》、《每日新闻》等。主要华文报纸有《新中原报》、《中华日报》、《星暹日报》、《亚洲日报》、《京华中原》和《世界日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曼谷邮报》、《民族报》等。泰国广播电台为国家电台,设有国外部,用泰、英、法、中、马来、越、老、柬、缅、日等语言广播。无线电视台都设在曼谷,大部分电视节目通过卫星转播。电视网覆盖全国。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重视周边外交,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维持大国平衡。重视区域合作,2012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积极推进东盟一体化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支持东盟与中日韩合作。重视经济外交,推动贸易自由化。发起并推动亚洲合作对话(ACD)机制。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世界贸易组织(WTO)、东盟地区论坛(ARF)、博鳌亚洲论坛(BFA)、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2018年6月主办“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ACMECS)第八届峰会。积极发展与穆斯林国家关系。谋求在国际维和、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禁毒合作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2019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2022年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道主,2024年至2025年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2025年担任亚洲合作对话主席国。
越 南
越南国家概况
(来源:摘自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 名】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面 积】 约33万平方公里。
【人 口】 1.003亿(2023年),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86%,岱依族、傣族、芒族、华人、侬族人口均超过50万。主要语言为越南语(官方语言、通用语言、主要民族语言)。主要宗教:佛教、天主教、和好教与高台教。
【首 都】 河内(Ha Noi),面积3344.47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人(2024年)。夏季平均气温28.9℃,冬季平均气温18.9℃。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梁强(Luong Cuong),2024年10月当选。
【重要节日】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越南国庆日:9月2日(1945年)。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胡志明诞辰日:5月19日(1890年)。
【简 况】 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公元968年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1884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5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进行了艰苦的抗法战争。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定签署,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1961年起越南开始进行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政 治】 202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三大通过了《十三大政治报告》、《2011-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总结及制订2021-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报告》、《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施评估和2021-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任务的报告》、《十二届中央党建及党章执行工作总结报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履行领导职责的评估报告》,提出2025年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50周年摆脱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2030年建党100周年跨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2045年建国100周年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
【宪 法】 越南现行宪法是第五部宪法,于2013年11月在十三届国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1946年、1959年、1980年、1992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
【议 会】 称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任期五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现为第15届国会。现任国会主席陈青敏(Tran Thanh Man),2024年5月当选。
【政 府】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本届政府于2021年7月组成。总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常务副总理阮和平(Nguyen Hoa Binh),副总理陈红河(Tran Hong Ha),副总理黎成龙(Le Thanh Long),副总理胡德福(Ho Duc Phoc),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Bui Thanh Son),政府副总理兼计划投资部长阮志勇(Nguyen Chi Dung),政府副总理梅文政(Mai Van Chinh),国防部长潘文江(Phan Van Giang),公安部长梁三光(Luong Tam Quang),内务部长范氏清茶(Pham Thi Thanh Tra),司法部长阮海宁(Nguyen Hai Ninh),财政部长阮文胜(Nguyen Van Thang),工贸部长阮鸿延(Nguyen Hong Dien),农业与环境部长杜德维(Do Duc Duy),建设部长陈红明(Tran Hong Minh),文化体育旅游部长阮文雄(Nguyen Van Hung),科技部长阮孟雄(Nguyen Manh Hung),教育培训部长阮金山(Nguyen Kim Son),卫生部长陶红兰(Dao Hong Lan),民族与宗教部长陶玉容(Dao Ngoc Dung),政府办公厅主任陈文山(Tran Van Son),国家银行行长阮氏红(Nguyen Thi Hong),监察总署总监察长段鸿峰(Doan Hong Phong)。
【行政区划】 目前,全国划分为57个省和6个直辖市,预计到2025年8月地方行政单位合并完成后,省级行政区将从63个减少为34个。
【司法机构】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检察院和军事法院组成。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黎明智(Le Minh Tri),2024年8月就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阮辉进(Nguyen Huy Tien),2024年8月就任。
【政 党】 越南共产党是唯一政党,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更名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改用现名。现有党员约560多万人,同世界上180多个政党建有党际关系。
越共十三届中央总书记为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2024年7月19日逝世,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苏林暂时主持党内工作,并于2024年8月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委员(16人):苏林、梁强、范明政、陈青敏、陈锦绣(Tran Cam Tu)、杜文战(Do Van Chien)、阮和平、黎明兴(Le Minh Hung)、潘庭濯(Phan Dinh Trac)、阮仲义(Nguyen Trong Nghia)、阮唯玉(Nguyen Duy Ngoc)、潘文江、梁三光、阮春胜(Nguyen Xuan Thang)、阮文年(Nguyen Van Nen)、裴氏明怀(Bui Thi Minh Hoai);中央书记处书记(12人):苏林、陈锦绣、杜文战、阮和平、黎明兴、潘庭濯、阮仲义、阮唯玉、黎怀忠(Le Hoai Trung)、陈流光(Tran Luu Quang)、郑文决(Trinh Van Quyet)、黎明智;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20人):阮唯玉、陈文龙(Tran Van Ron)、陈进兴(Tran Tien Hung)、阮洪林(Nguyen Hong Linh)、黄文茶(Hoang Van Tra)、严富强(Nghiem Phu Cuong)、阮明光(Nguyen Minh Quang)、陈氏显(Tran Thi Hien)、黄仲兴(Hoang Trong Hung)、丁友成(Dinh Huu Thanh)、何国治(Ha Quoc Tri)、段英勇(Doan Anh Dung)、武太原(Vo Thai Nguyen)、胡明战(Ho Minh Chien)、阮文会(Nguyen Van Hoi)、苏维义(To Duy Nghia)、黎文成(Le Van Thanh)、黎阮南宁(Le Nguyen Nam Ninh)、陶世泓(Dao The Hoang)、丁文强(Dinh Van Cuong)。
越南祖国阵线(Mat Tran To Quoc Viet Nam)是越南的统一战线组织,成立于1955年9月,南北方统一后于1977年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民族、民主及和平力量联盟合并。第九届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2021年4月当选。
【重要人物】
苏林:越共中央总书记。1957年生于兴安省。法律博士,安全科学专业教授。历任公安部安全总局副局长、第一安全总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公安部部长。2024年5月当选越南国家主席并卸任公安部长。2024年7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逝世,越共中央政治局指定苏林暂时主持越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委员会工作。2024年8月,在越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高票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同时继续担任国家主席。2024年10月卸任国家主席。越南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二、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梁强:越南国家主席。1957年生于富寿省。政治理论专业毕业。历任越南第二、第三军区政委、人民军总政副主任、主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2024年10月当选越南国家主席。越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届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10月25日卸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范明政:越南政府总理。1958年生于清化省厚禄县花禄乡。法学博士。历任公安部后勤技术总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广宁省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2021年4月在越南十四届国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当选政府总理,7月在十五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连任。越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青敏:越南国会主席。1962年生于后江省。经济学博士。历任芹苴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市委副书记、书记、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2021年4月起任越南国会常务副主席,2024年5月当选国会主席。越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经 济】 越南系发展中国家。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2006年越共十大提出发挥全民族力量,全面推进革新事业,使越南早日摆脱欠发达状况。2016年越共十二大通过了《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2016~2020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5%-7%,至2020年人均GDP增至3200-3500美元。2021年越共十三大通过《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施评估和2021-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任务的报告》,提出2021-2025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5-7%,至2025年人均GDP增至4700-5000美元。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产结构趋向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763亿美元(2024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0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09%。
货币名称:越南盾(Dong)。
汇率:1美元≈25879越盾(2025年4月)。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3%(2024年)
【资 源】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其中煤、铁、铝储量较大。有6845种海洋生物,其中鱼类2000种,蟹300种,贝类300种,虾类75种。森林面积约1000万公顷。
【工 业】 2024年,越南工业生产指数(IIP)同比增长8.4%。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水产品等。
【农 业】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胡椒、茶叶、花生、甘蔗等。2024年越南农林渔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86%,增长率3.27%。
【服务业】 近年越南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2.36%,增长率达7.38%。
【旅游业】 越南旅游资源丰富,下龙湾等多处风景名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旅游业增长迅速,经济效益显著。2024年接待国际游客1750万人次,旅游业总营收约327.6亿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河内市的还剑湖、胡志明陵墓、文庙、巴亭广场;胡志明市的统一宫、芽龙港口、莲潭公园、古芝地道和广宁省的下龙湾等。
【交通运输】 近年来,越南交通运输业经过重组,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24年,越南运输业持续复苏,旅客运输量预计达50.67亿人次,同比增长8.3%,货运量预计达26.70亿吨,同比增长14.0%。
【财政金融】 2024年,越南国家财政收入约780亿美元,国家财政支出约700亿美元。
【对外贸易】 越南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近年来越南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约786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额40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进口额380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贸易顺差247.7亿美元,连续9年实现贸易顺差。越南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油、服装纺织品、水产品、鞋类、大米、木材、电子产品、咖啡。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有:汽车、机械设备及零件、成品油、钢材、纺织原料、电子产品和零件。主要进口市场为中国、东盟、韩国、日本、欧盟、美国。
【外国资本】 外资的进入对越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2024年,越南吸引外资近382.3亿美元,已跻身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前15名;实际到位外资金额约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9.4%,创历史新高。
【人民生活】 2020年以来,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但越南居民生活总体稳定,全国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数量继续减少。2024年失业率为2.24%。
【军 事】 越南人民军于1944年12月22日建军。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组成的三结合“全民国防”体制。越共中央政治局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通过国防部对部队实行统一领导。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年限2~4年不等。
【教 育】 目前越南已形成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普通教育学制为12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年小学,第二阶段为4年初中,第三阶段为3年高中。2000年越南宣布已基本实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目标。2001年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共有450所高等院校(截至2021年)。著名高校有河内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顺化大学、岘港大学等。
【新闻出版】 越南新闻出版法规定报纸由国家控制。据越方统计,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共876家。主要出版社有国家政治出版社、文化出版社、文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和世界出版社等。各种出版物13515种,年发行量2.18亿册。报社127家,其余为行业小报。主要报刊有:《人民报》,越共中央机关报,1951年创刊,1998年5月开设电子版;《人民军队报》,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机关报;《大团结报》,祖国阵线中央机关报;《西贡解放报》(越文和中文版),越共胡志明市委机关报;《共产主义》月刊,越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1956年创刊,2001年设电子版;《全民国防》月刊。
越南通讯社:国家通讯社,1945年创立,1976年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与之合并。在全国各省市均设有分社,驻外分社有30个。1998年8月开设互联网(越、英、法、西班牙文)。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成立于1954年,有八套对内节目,用越南语及数种少数民族语言播音;对外广播用中国普通话、广东话、俄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印尼语、马来语等。
越南中央电视台:成立于1971年,目前有9套节目。
主要网址:越南通讯社:http://www.vnanet.vn/;越南人民报:http://www.nhandan.org.vn/;越南共产党电子报:http://www.cpv.org.vn/;越南国会:http://www.na.gov.vn/;越南外交部:http://www.mofa.gov.vn/。
【对外关系】 越共十三大重申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合作与发展、全方位、多样化外交路线,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作为外交工作首要任务,强调党的统一领导和国家集中管理,提出以党际外交、国家外交和人民外交三大支柱构建全面现代的总体外交。越南于1995年加入东盟,已同194个国家建交。
版权所有: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 桂ICP备0500837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18号 技术支持:广科网络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白云路6号 电话:86-771-5772851 传真:86-771-5719812 邮编:5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