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拓展东盟留学生教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中国和东盟跨境教育是广西高校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自南宁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以来,广西医科大学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整合地方办学资源,积极发展面向东盟的留学生教育。
坚持标准 规范管理
拓展办学空间
广西医科大学于1958年开始接受越南公派留学生,1978年成为全国第一批有资格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1993年,该校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提出“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留学生和成人教育为两翼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新格局”。1999年,该校招收了自费医学学士学位教育留学生,开始了广西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新篇章。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多重机遇的到来,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阵地。广西与东盟国家不仅地理上邻近,而且文化、语言、习俗、气候也比较相近。广西的留学费用和生活费水平也相对低廉,为东盟留学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学习条件。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上,该校坚持培养标准,做到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人为本、不服者退学。于2003年把国际交流处改为国际教育学院,设立独立的院子,配好配强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把有留学经历、外语好、学历高的学术管理型人才任命为院领导,选配一批有各种语言专业(英、日、越、泰等语种)的老师做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定英汉两种文字的规章制度。由于学校管理规范,坚持标准,培养的留学生回到他们所在国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在国的国家医师执照考取率达90%以上。不少毕业留学生成为医疗骨干,广西医科大国际教育学院也得到教育部表彰。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该校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的30所高校之一。十一五期间,到2010年该校留学生将达800人,其中硕士、博士占10-20%广西医科大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来华接受医学学位教育的重要基地。
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做强做大东盟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大中国与东盟的科技交流、文化交流、医药科技合作,经济贸易。广西医科大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东盟医学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加快了医学教育走向东盟的步伐。
为满足日益扩大的面向东盟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该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东盟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建设了3栋留学生宿舍和教学综合楼,购置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了留学生住宿、教学需要。建立了先进的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使之成为培养东盟留学生的重要教学基地和为东盟国家领导提供服务的重要医疗服务基地。
该校适应东盟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突出地方常见病的教学和研究。广西与东盟国家同属气候湿热、植物繁茂地区,适宜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媒昆虫的孳生。为了适应东盟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该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把地方常见病防治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逐步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既满足了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强化了留学生教育的办学特色,为东盟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既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熟悉地方常见病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在扩大教育开放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盘活资源,扩大宣传,广西医科大在东盟各国以及国际上的知名度显著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生源国从原来只有越南一国发展到54个国家、地区,从单一的文化交流向多种业务培训拓展,由短期汉语培训向学历教育拓展,由一般的访问考察向学术交流拓展,由双方政府间组织的交流、合作向政府和高校双管齐下的交流、合作拓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下一篇: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版权所有: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 桂ICP备0500837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18号 技术支持:广科网络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白云路6号 电话:86-771-5772851 传真:86-771-5719812 邮编:5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