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合作服务制度型开放: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搭建区域法治合作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着力点,对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广西高度重视制度型开放,2023年9月召开的“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明确指出:共同构建国际商事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市国际商事法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等平台作用,持续办好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大法官论坛等,加强区域商事、司法、仲裁、调解等协作交流,完善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高质量商事服务法律保障。作为中国与东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经贸盛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始终将深化制度型开放作为重要使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背景下,峰会以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为重要载体,从规则对接、机制创新、平台搭建、数字赋能等维度持续发力,推动制度型开放从“政策红利”向“规则集成”升级,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法治动能。
规则衔接:破解跨境合作“制度壁垒”
制度型开放的核心在于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协同统一,而商事法律规则的软互通,正是打破跨境合作障碍的关键。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早期论坛侧重于法律信息交流和政策解读,近年来则更加聚焦规则衔接、机制创新和跨境合作。论坛发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RCEP成员国投资合规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和规则参考,现已成为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动双方在商事法律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2025年,论坛将发布《“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广西金融领域纠纷化解实务指南》等成果。前者通过总结推广人工智能在法律检索、合规审查、纠纷调解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经验,推动人工智能与法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后者梳理提炼金融纠纷化解领域的实践经验,为金融机构、市场主体及法律服务机构提供金融纠纷解决路径指引。论坛还推动广西与文莱、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法律服务机构签署多项国际商事法律合作协议,在法律信息交互、跨境联合调解、商事仲裁业务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商事法律规则的衔接与融合。
数智赋能:引领法律服务模式创新
面对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积极拥抱技术创新,推动法律服务业态转型升级。2025年论坛以“AI赋能区域法律数智化合作”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与重塑,深入探讨AI在法律服务各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施路径。论坛推动多项数智化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包括运行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贸促会“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广西)试点和广西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上线“和为桂”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等,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治理现代化,为跨境数据流动、数字贸易、知识产权创新等新业态提供了规则保障。2025年,论坛特别设置法律科技创新展示环节,邀请知名法律科技企业展示最新产品,包括法律垂域大模型、在线争议解决平台、法律大数据分析工具等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前沿科技产品集中亮相,为区域法律服务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实践样本,有效助推法律服务提质增效,显著降低企业跨境合规成本。
成果落地:从规则到实践的转化
制度型开放的深化,离不开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平台支撑。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不仅关注理论探讨和规则制定,更注重成果的落地和应用。近年来,论坛相继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等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在广西落地运行。2025年,“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也将在论坛上揭牌成立,将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业务交流、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等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支持。同时,广西相关机构与文莱达鲁萨兰仲裁协会、越南防伪科技中心、东盟法律协会等东盟国家法律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与专业能力,加强区域内商事法律服务协同合作,为企业应对跨境贸易中的认证、知识产权及纠纷化解等问题提供全方位支持。
人才培养:夯实法治合作基础
涉外法治人才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支撑。广西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区域法律合作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一方面,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广西大学法学院等机构制定《关于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合作培养机制的框架协议》,助力涉外民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制定并发布实施《广西商事调解员职业能力要求团体标准》,填补广西商事调解员职业准则空白;另一方面,举办涉外审判法官、调解员、仲裁员同堂培训和广西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培训班等,邀请东盟国家法律实务专家授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涉外法治人才,为区域法律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的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从规则对接、机制创新、平台搭建、数字赋能四个维度持续发力,积极服务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区域法治体系建设。未来,论坛将重点推动数字贸易、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深化跨境争端解决机制创新,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通过这些务实举措,峰会必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经贸规则“软联通”水平,助力构建更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区域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法治活力,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上一篇:链通未来 数智赋能——峰会推动产供链融合迈向新高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 桂ICP备0500837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18号 技术支持:广科网络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白云路6号 电话:86-771-5772851 传真:86-771-5719812 邮编:530029